【 第1頁 第2頁 】 | |
林紅:台灣問題淡化彰顯中美共識增強 | |
http://www.CRNTT.com 2017-11-14 00:06:25 |
而對於台灣當局來說,所謂台灣在中美關係中戰略地位下降的解讀卻有另外的況味。這是一種既像是犯酸又十分矛盾的心態。謂其犯酸,是指當中國經濟高速成長而台灣不得不更加依賴大陸經濟之時,台灣發現美國與中國打交道也不硬氣了,可以為台灣背書的實力和意願在減弱,相反中美的共同利益在不斷擴大,危機管控機制日益完善,連中美的利益分歧也因不可預知的政策因素而難以利用,當特朗普宣布退出TPP時,想必台灣是失望至極的。說到矛盾,則是最明顯不過了。一方面,台灣希望保持在中美關係日程表上的足夠熱度,畢竟能夠成為頭條意味著台灣仍然是至關重要的,對美予取予求的空間很大,所以十分不甘於中美領導人對台灣的“視而不見”;但另一方面,台灣又表示不希望成為美國制定對華政策時的交易籌碼,這種擔心在特朗普執政以來是有一定理由的,特朗普上台之初,曾設想過將美台軍售與朝核問題和中美貿易問題掛鈎,於是便有綠營政客公開表示不希望被美國出賣的意見,這背後其實是一種失望失落,在他們看來,如果台灣對美國真的足夠重要,是不可以被出賣的。 特朗普在當選之後和上任之初,對於台灣問題在中美關係中的特殊重要性並沒有清晰的認知,與蔡英文的貿然通話、關於一個中國政策的冒失言論導致了2017年初中美關係的動蕩不穩,在他宣布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回歸傳統的台海政策主軸後,中美關係才緩慢地回歸常軌,進而實現了兩國領導人的海湖莊園會晤、漢堡會晤以至此次的故宮會晤,兩國開始以一種正常的節奏處理政府換屆後的亞太戰略與雙邊關係問題。然而,在推倒了奧巴馬的“重返亞太”之後,特朗普卻遲遲未能推出其亞太戰略,作為其中重要構成的對台政策同樣也不確定。這些不確定性包括以下三點,其一,特朗普政府對於台灣的政策偏好尚無清晰表達,即還不確定到底要在軍事上、外交上還是經濟上定位台灣對於美國的主要價值,目前為止,美國政府內部對於台灣在軍事上或者外交上的策略與政策偏好還沒有達成共識,雖然回歸了台海平衡戰略,特朗普並無“棄台”的願意,但是台灣於美國到底有多重要,如何重要,以及美國準備在哪些政策上體現,這些問題都還沒有答案。 其二,台灣與“美國優先”政策的關聯性尚不確定。特朗普強硬的經濟民族主義政策服務於“美國優先”的國家利益需求,但是美國退出TPP後,台灣失去了通過貿易自由化的多邊機制連結美台經貿的入口,而雙邊的美台TIFA談判又障礙重重,台灣在農業尤其是美豬進口問題上的內部分歧極大,如果美國希望台灣發揮軍事或外交上的對華制衡作用,那麼在經貿問題上是否要採取懷柔政策還是一律服從於“美國優先”,仍然有待觀察。 其三,特朗普個人執政風格對美國的對台政策有何影響尚不確定。特朗普是商人出身,理念保守但作風務實,交易意識強烈,不信任現有官僚機構並且與其關係緊張,到目前為止尚有相當比例的高階技術官僚的人事任命案還沒有確定(包括主管亞洲事務的官員),特朗普傾向於依賴身邊一小部人的建議,無視專業機構呈遞的專業建議與報告,在這種格局下,特朗普政府已經是否已經發展出可能改變美國對台政策的基礎,尚不得而知,倒是台灣當局在這種不確定中產生了一種擔憂,即特朗普會不會以美國利益為理由,真的將台灣出賣給中國大陸。 特朗普時代的美國台海政策終究會打上特朗普的標簽,但在特朗普所聲稱要堅決維護的美國利益面前,他很難將美國帶離已穩定運行將近四十年的台海平衡/模糊戰略,而且就算他真的要重新檢視對華、對台政策,還需要面對國會兩黨親台勢力的聯合抵制。因此,特朗普個人再特立獨行、離經叛道,身為美國總統,他不可能擺脫美國對華、對政策的制度慣性,事實上,他正是在身邊的謀士說服下,保持了美國台海政策的延續性與一貫性。 (本文作者林紅,系中國人民大學國發院研究員) |
【 第1頁 第2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