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 
中評現場:汪爺爺與青年精彩對答 傾囊相授

http://www.CRNTT.com   2017-12-09 00:12:52  


互動交流環節,到場同學積極提問。(中評社 徐夢溪攝)
 
  北外新聞學院學生:現在我們都在講心靈契合,但是作為95後,比起中國的傳統文化,像周傑倫、台灣的偶像劇,更能引起一些共鳴。您覺得在促進兩岸的認同中,流行文化能夠起什麼作用?

  汪毅夫:我年輕的時候聽到鄧麗君的歌,因為優美的旋律和形象,感動得不得了。當年台灣有一個“想家”合唱團,全部都是流行樂。這些是有穿透力的,能夠起到很好作用的,是我們要關注和支持的部分。

  全國台聯經常做一些大家想不到的事情。我們最近又選擇在11月28日舉辦一場兩岸交流三十周年的演唱會,會有很多人來唱。

  未來也要用一種別人可以接受的語言和方式,也是用這種大家喜歡的方式促進兩岸的認同,我覺得這個問題很重要。

  北師大歷史學院青年教師: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您認為兩岸青年交流的時候,如何從歷史之中找到共同點去“反獨”或是築起防止“去中國化”的長城?

  汪毅夫:現在我要講一個比較深一點的問題,我們的對台研究除了對策研究之外,還要做一點基礎研究,基礎研究包括很多方面。我們過去常講,絕對不把台灣問題國際化,但是現在不能不考慮日本因素和美國因素,美國在歷史上到現在為止與台灣關係是怎樣的狀況,這樣的資料在美國的國會圖書館有很多。中國能不能有人做這些基礎研究呢?這是很重要的。

  “台獨”教父之一彭明敏在1990年講過,認同有兩種,一種是文化和血緣的認同,一種是政治和法律的認同。這句話到現在為止,我們有沒有一個很好的研究和破解的方式,還需要思考,這就是基礎研究的課題。

  文化血緣認同與政治和法律的認同不是沒有關係,而是有很深刻的關係,怎麼去處理好這種關係?有些綠營人士、民進黨人士經常說認同中華文化,我們聽了很高興,但這根本不到位。

  現在學者對於“中華民族”的認同有很多不同見解和意見,但實際工作中這個概念很重要。“中華民族”是一個國族的概念,指的是在共同疆域里生活的所有民族的總稱,承認“中華民族”就承認了共同疆域。

  我經常引用一個材料,是王萬德先生在1945年10月18日在《台灣新報》的文章,他到新竹的一些山地訪問山地同胞,發現這些高山兄弟聽說日本人已經降服了、他們要成為中華民族了,無不高興地手舞足跳。而且“中華民族”的概念是梁啟超先生在1902年首次提出的。在台灣光復前後,山地同胞就已經知道了這個概念,這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而且他們認為自己就要成為中華民族了,認同中華民族就必然承認共同疆域,這是一個很寶貴的概念。

  可以看到,陳水扁、李登輝的就職演說中,很少用“中華民族”這個詞,但是馬英九大量使用“中華民族”。現在應該讓民進黨的人也接受這個概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