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月刊:台灣青年的語言認同危機與導正策略

http://www.CRNTT.com   2024-01-20 00:03:21  


 
    三、導正策略

  台灣社會國家認同的根本性轉變已被學界、政界高度重視,而基礎性、系統性的語言認同危機則被忽視。在“多元文化主義”、“相對主義”的旗幟下,“本土語言”(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被異化為“台獨”工具,在整合、建構台灣(人)認同、台灣意識的形成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也參與了對中華文化認同和中華民族認同的裂解。“自古以來,語言問題始終關係到國家和民族主權”,在台灣謀求“獨立”的進程中,台灣青年語言認同傾向需加倍重視。

  建議把台灣的語言文字工作納入國家的語言文字工作中,持續跟蹤、深度調查台灣實施《國家語言發展法》(2019年)、“開設新住民語文課程”(2020年)、試點“2030雙語國家”(2021年)等語言政策對台灣社會語言認同和國家認同及兩岸關係的影響,監測台灣語言輿情與社會語文生活。制定統一進程中的台灣語言文字政策,適時完成對台灣文科教材的審核和重編,以備統一後治理台灣之需。教材審核的重點是語文、社會、歷史、地理教材的意識形態問題和語言文字使用規範問題;教材重編不能僅僅是大陸教材的簡單的增刪,要適度體現台灣地區的語言使用和語言文化特色。

  建立閩南方言文化對台工作體系。“台獨”勢力竭力遮罩台灣閩南方言文化源自福建廈門、漳州和泉州地區的事實,把閩南方言/閩南文化與普通話/中華文化對立建構,以閩南方言文化為工具,杜撰“台灣民族論”,建構台灣主體語言文化。活態存在於閩台兩地的閩南方言文化是建立閩南方言文化對台工作體系的重要基礎,在消解民進黨當局的台灣語言文化主體性建構、深化兩岸語言文化交流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相關部門可在福建等地增設以“兩岸語言文化交流”為特色的語言文化智庫、語言文化基地,整合兩岸語言文化交流研究的學術資源和人脈資源,使之成為對台工作的新的增長點。

  建設兩岸語言文化智庫。建設一支精於專業知識、又關注台海形勢的語言學專業隊伍,揭批“語言台獨”,促進兩岸語言文字融合發展,引領兩岸語言文化輿論,為兩岸語言文化交流實踐提供對策建議。

  結語

  總而言之,文化的命脈在語言,語言是文化中最基本、最穩定、最持久的構成部分,語言認同是文化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兩岸融合發展過程中,在兩岸共通的語言以及語言認同發揮著日常溝通和身份建構的作用。未來應以兩岸共同的語言文字為基礎,纍積發展兩岸關係、促進兩岸融合的文化基礎,鑄牢兩岸同胞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基金項目:國家語委重點項目《兩岸語言文化交流實踐與理論思考》(項目編號:ZDI135-95)、教育部語信司委託項目《閩南話、閩南文化在兩岸交流中的獨特作用調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