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 
中評論壇:融合發展與港台機遇

http://www.CRNTT.com   2024-02-10 23:53:22  


 
  台灣年輕人的心靈契合,對壯大統一的聲音至關重要。但統派精英群體的青黃不接,是一個必須正視的問題。自從韓國瑜強勢冒昇但曇花一現,現在似乎見不到有力撐起一片藍天的接班人。我今次在大灣區見到宋楚瑜。他是“最後一位在中國大陸出生的‘總統’候選人”。在他之後,台灣大選所有候選人,不論是藍、白、綠,全部都是台灣出生。如果有所謂的“天然獨”,本質上就是身份認同問題,以及建基於身份認同的國家認同。

  香港是國際樞紐還是地區樞紐?

  “一國兩制”落實得怎樣,香港仍有示範作用。台灣人大半世紀以來仰慕香港,正是其作為國際大都會的五光十色。不久前,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吳木鑾撰文聲稱,按現在的發展趨勢,香港融入大灣區的步伐將加快,成為“區域樞紐”,新加坡超越香港成為“國際樞紐”的態勢則會更加明顯。“一國兩制”憲制設計的初心,就是要保持香港之於大陸的獨特性。吳舉例本港公共圖書館把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魯迅的書下架,以支持其論點。

  香港由大亂走向大治,我們都應該珍惜來之不易的局面。但也應該牢記,治亂衹是手段,致興才是目的。鄧小平的“發展才是硬道理”仍然適用。也因此,維護香港的獨特性以及相容並包的國際地位,無論是對國家還是對香港都有好處。這些年,儘管曾經響徹雲霄的口號“香港明天會更好”喊得少了,但是我們還是要有足夠的信心,“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必將結出豐碩果實。

  兩岸融合發展是否“政冷經熱”?

  融合發展,應通盡通,是夯實和平統一基礎的重大舉措。但是在戰略自信的同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香港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回歸之後儘管中央政府推出一次又一次的“惠港挺港”措施,也就是港人所說的“派糖”,但還是發生了“佔領中環”、“反送中黑暴”。由此可見,“派糖”之於人心回歸,未必能收到投桃報李之效。

  再舉一例,我們多年來一直在講,“經貿是中美關係的壓艙石”,翻不了船。但近年來,美帝這隻“紙老虎”狠起來窮凶極惡,中美關係鬧得幾乎沒有關係。還有,過去有很多港人認為,美國在香港有巨大經濟利益,不會改變對港政策,但現在還持這種看法的人越來越少了。

  以我的觀察,即便是一些綠營背景人士,內心也懷有“認祖歸宗”的情結,希望到大陸尋根祭祖。但這些人自以為台灣擁有價值觀的優勢,認為兩岸之間雖然同文同種,沒有塞繆爾·亨廷頓所言的“文明沖突”,但存在“意識形態的沖突”以及“價值觀的巨大差異”。蔡英文張口閉口台灣是“自由民主的燈塔”,可見她認為這是一個賣點。

  但許多台灣民眾不淸楚的是,新中國從1949年成立之初,就開始實施政治協商制度,經過七十多年的艱難探索,形成了成熟的、行之有效的“全過程民主”。所以說,推動融合發展之餘,不可忽視理論建構的系統工程。爭奪話語權,佔領輿論高地,是主導兩岸關係的重要一環。謝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