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分化、震蕩與復甦中的中國宏觀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09-07-01 11:00:29  


 
             而5大“衝突”和“背離”主要體現在:

  1.工業增加值增速首次低於GDP增速,中國宏觀經濟開始步入增長源變異的蕭條期。這說明經濟下滑中中國工業受到巨大的重創,而不是中國增長結構產生了穩定性的變化和調整。

  2.固定投資實際增速與GDP增長速度、工業增加值增速之間的差距大幅度擴大,一方面說明中國的“去存貨投資”較為嚴重,另一方面說明目前高速固定資產投資可能沒有落在實處。

  3.固定資產完成額的高速增長與投資品價格和生產資料出廠價格的下滑存在衝突。這意味著要麼很多計劃投資的資金沒有形成相應的購買,要麼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存在虛報的現象。

  4.居民收入增長與失業率上升、實際收入水平上升與居民收入感受指數下降之間存在著一定衝突,說明政府轉移性支付力度較為強勁,未來收入政策的可持續性對於收入的穩定十分重要。

  5.中國經濟深度下滑的蕭條狀況與目前實際消費增速依然堅挺存在著衝突。這說明消費中可能存在大量“強制性”消費,自願性引致消費依然處於低迷狀態。

  上述各種宏觀變量所呈現出來的“結構分化”、“變量衝突”、“內部矛盾”的特點有其十分深刻的宏觀經濟運行機制基礎。這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下,中國傳統的宏觀變量的傳遞機制發生變異。例如傳統的“投資-出口聯動機制”、“發電量-工業增加值-GDP聯動機制”、“內貿-外貿聯動機制”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第二、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動態運行模式發生了變化,潛在總供給在以往高速固定資產投資擴張的作用下大幅度提升,實際供給會在短期政策性需求的提升下進行大幅度放量,從而導致物價水平波動,績效水平出現波動,進而影響市場型需求的復甦,從而出現總需求的波動和實際供給水平的波動。

  第三、在政策的不連續性以及市場對政策預期的波動等因素的影響下,政策性需求和市場性需求會產生相應的波動,進而導致體系性的波動。

  第四、在政策層面反彈的力量與市場下行的力量之間的較量,存在不確定性。

  第五、2004-2007年的經濟高漲在投資領域產生了大量的泡沫,這些泡沫導致宏觀經濟的存貨投資達到歷史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決定了在蕭條期間,中國經濟始終面臨“去存貨投資”與“增加存貨投資”之間交替作用的衝擊,同時由於不同產業的“去存貨投資”和“存貨投資增長”的步調不一致,這將導致很多行業出現波動,進而產生相應的宏觀波動與震蕩。這些波動在目前宏觀經濟止跌之後會逐漸展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