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低碳化:世界新話語權

http://www.CRNTT.com   2009-07-13 11:45:01  


誰為二氧化碳的歷史積累負責?
  中評社北京7月13日訊/浙江社科院國際問題學者儲昭根今天在《東方早報》發表文章,作者指出:美國奧巴馬政府一改往屆政府不參加京都協定的消極態度,選擇經濟低碳化作為化“危”為“機”和實現經濟轉型與升級的主要政策手段,積極推動國會對氣候問題進行立法。美國眾議院6月26日最終以219票對212票通過《清潔能源安全法案》,這標誌著美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立場已出現根本轉變,同時這也意味著美國已經著手“後京都時代”的國際競爭戰略布局。文章内容如下:
 
  首先,此舉是振興美國經濟和提高其在全球的競爭力的主要政策手段,其目的是鞏固其在未來以低碳化為核心的綠色經濟中的主導地位。 

  世界經濟歷經工業化、信息化之後,正在走向“低碳化”。以低碳為主的經濟結構將加速傳統產業轉型和新產業崛起。除了能源產業的清潔綠色化外,整個製造業特別是資源加工業如冶金、有色金屬、化工、建材等將全面推廣循環經濟的生產模式。生產工藝突出節能減排、資源的綜合高效循環利用,使污水、廢氣、固體廢料、粉塵基本實現零排放,成為無污染的綠色工廠。機械加工製造業在向自動化、信息化不斷升級的基礎上,將向節能節材、綠色製造如綠色家電、綠色照明、綠色日用品等方向升級。綠色正成為市場准入的標準和競爭取勝的必備條件。在新興產業方面,環保產業將得到快速發展。信息、生物和現代醫藥、現代服務業、文化及創意產業、旅遊產業等低能耗、低排放產業,作為低碳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將以更快的速度發展,並作為經濟的主體帶動經濟結構的輕型化、知識化。 

  因此,奧巴馬認為,為應對金融危機而實施的經濟刺激計劃與應對氣候變化的方案並不矛盾,甚至可以實現畢其功於一役。清潔能源的開發能夠創造出數百萬個就業機會,成為美國經濟新的增長點和發動機。 

  其次,奧巴馬政府推行“碳關稅”法案,是出於能源安全的考慮。長期以來,美國都是世界上第一大能源消費國和進口國。2007年美國的能源結構中,化石燃料高達84.9%。其中,石油占39.2%,天然氣占23.3%,煤炭占22.4%。而委內瑞拉、伊朗、俄羅斯、中東、海灣、巴西等石油大國近年來又是美國的對手。過高的油價、對石油進口的過度依賴,已經嚴重威脅到美國的國家安全和全球戰略。因此,奧巴馬曾把石油暴政比作法西斯主義。他在就職演說中指出,“我們利用能源的方式助長了我們的敵對勢力,同時也威脅著我們的星球。” 

  而美國計劃減少美國50%的石油消費量,轉用太陽能、氫能、天然氣、乙醇汽油等新能源以擺脫對石油的過分依賴,這將是削弱石油出口國的關鍵法寶。有學者甚至認為,這是比布什直接攻打兩伊更偉大的計劃,它將使從西亞到俄羅斯和南美的石油國家利益聯合體遭遇釜底抽薪式的打擊,被迫放棄高油價的利益,自動轉換到比美國低得多的全球經濟的等級結構之中,從而完成世界力量重組。 

  最後,這是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形成制衡,爭奪世界新話語權,確保美國領袖地位的需要。美國的減排法案中規定對未達到美國碳排放標準的外國產品徵收高額懲罰性關稅,堂而皇之地將別國財富納入自己國庫的同時,還要讓其背負污染環境的惡名。當低碳化成為具有“政治正確性”的議題時,所有國家只能要麼反對,要麼支持。而支持者占據道義制高點;反對者則成為眾矢之的,國際形象受損,貿易面臨各種形式的制裁。美國在減排議題上日益主動的態度將給以中國為首的發展中國家越來越大的壓力。 

  同時,由於80%的全球氣候變化是由工業化國家上百年過度排放造成的,但他們目前基本度過了高消耗資源、高污染排放階段,進入了後工業化社會。而包括中、俄、印等新興工業化國家正處在以重化工為主的工業化初中期階段。西方國家往往以減排、生態保護為借口限制別國發展,通過技術壁壘推行貿易保護主義,限制本國進口發展中國家產品。這樣,美國借氣候變化來“拯救人類共同家園”這一道德高地,使其成為全球致力於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領袖,並掌握新的國際規則制定權。這就意味著,氣候變化和生態環境問題將上升為外交的焦點問題,低碳、減排、綠色、環保將成就世界新的話語權。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