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甄別復甦階段 乃各國調控首要前提

http://www.CRNTT.com   2009-07-17 09:21:09  


 
  其次,經濟體健康復甦憂慮。無論是從不主張經濟干預的自由市場學派,抑或是適度干預的凱恩斯學派,實際上對政府公共干預的態度有一點是極為相似的——干預的根本目的也是重建經濟的自我修復機制,在經濟能夠自行復甦、進入良性循環的正反饋時期,政府是不會去干預的。這主要是為了防範經濟過度干預帶來的負面效應,如信貸過度發放帶來的金融市場膨脹,貨幣政策過於寬鬆帶來的通脹壓力等等。因而為了避免給經濟復甦之後帶來後遺症,盡早在經濟復甦機制重建之後停止干預、甚至採取適度的緊縮政策是正確的選擇。

  然而上述分析均是建立在對經濟復甦已經初現端倪的基礎之上的,如果經濟復甦機制並未扎實確立,那麼過快的放棄持續的後續措施,不僅會使以前的救市努力功虧一簣,同時也會造成經濟重陷衰退或者復甦進程放緩的困境。這也是為何佐利克急於糾正世界各國領導層心態的首要原因。事實上,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目前可以確定的,也僅僅是衰退速度放緩,離真正重建經濟自我修復機制還有相當大的距離。美國副總統拜登在7月5日播出的美國廣播公司(ABC)談話節目中也公開承認:奧巴馬政府對美國經濟所陷困境的程度估計不足。

  就當前發達國家的形勢來看,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要想實現可持續的救市目標,必須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從宏觀救市轉向著眼微觀。最為迫切的是解決失業率居高不下的問題,只有公眾就業水平回覆正常,消費者信心才能真正得到恢復。在美國這樣主要依靠居民消費推動經濟增長的國家,消費者信心無疑對經濟復甦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是任何信心都不可能是無本之木,必須在切實可靠的經濟基礎之上,才能獲得真正的信心。當市場普遍預期失業率還會進一步提升,甚至逼近1982年戰後最高點10.8%的時候,不僅潛在消費不足,同時企業也會加劇緊縮預期,信心更無從談起。美聯社最近對美國3100多個縣所作的經濟壓力調查顯示:今年5月,美國全國各縣的平均“經濟壓力指數”從前一個月的9.7升至10,而超過11,即為壓力過大。

  其二,加強金融市場監管。即便是白宮一再抗議,依然不能阻止華爾街受援機構逆勢加薪,這一點充分表明了奧巴馬政府對目前金融市場監管的乏力。而缺乏有效的監管可能會給經濟復甦帶來巨大的潛在衝擊,如大宗商品市場與股市寬幅震蕩會加劇通脹與貨幣貶值壓力,對經濟重建良性循環都有巨大的衝擊。

  照此看來,現在全球的經濟復甦究竟算是到了哪個階段呢?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