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東亞合作:新一輪叫牌

http://www.CRNTT.com   2009-10-27 10:58:57  


 
  在此次峰會期間,鳩山當著東亞各國的面,不斷強調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的基礎,“東亞峰會”應該有美國的身影,但本月24日,美國國務院官員在國會答辯時稱“(美國回歸東亞)不意味著要參加所有的機制”,正面表示不考慮參加“東亞峰會”。相反,美國將目光集中於下月在新加坡召開的APEC峰會,擬通過更廣泛領域的合作,瓦解日本主導的東亞集團化。另外,在駐日美軍基地的調整問題上,日美意見相左,“日美對等關係論”日趨演變為“日美矛盾論”。

  文章表示,日美之外,東盟則對“東亞共同體”既有期待,又有警戒。

  儘管東盟秘書長泰國外長高度讚賞“這是一個嶄新的構想,因為有共同的價值”,但作為東盟輪值主席國,面對2015年“東盟共同體”即將啟動,還是擔心地區合作主導權漂移,強調“東盟依然應該是核心”,“即使在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的10+6框架內,東盟也依然應該是門戶”。

  在此背景下,東盟首腦會議的“主席聲明”不僅期待“美國—東盟首腦會議”如期啟動,而且希望“東盟—俄羅斯首腦會議”也能如期成型。

  面對“東盟共同體”步入倒計時,東盟仍將積極推動內部整合,並通過全面啟動大國合作路線,維護地區合作的開放性和包容性,確保東盟在地區合作中的戰略基點位置。

  為此,在系列峰會期間,東盟既堅持戰略基點位置,又在大國間積極平衡,尋求利益最大化。其典型動作就是借助亞行,利用美國、中國、日本各國地區合作戰略,啟動包括文萊、印尼、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的次區域合作框架(WIBP),通過借助大國投資,完善基礎設施和物流體系及產業園區建設,構建5000餘萬人口的“海洋經濟圈”,並與“湄公河次區域”呼應,進一步強化地區合作的戰略基點地位。

  文章最後說,從過去12年的地區合作歷程看,東亞地區合作的基本方式是以東盟為基點,向外輻射,形成了若干組地區合作軸,衍生出東亞地區合作特有的“多輔多軸”型合作模式,體現了開放性和包容性,也符合東亞地區的差異性、多樣性和發展性特點。

  而這與歐盟的“核心國主導、快行道先行、逐步擴大”的模式完全不同。顯然,“鳩山版‘東亞共同體’”一味追求以“歐盟模式”改造地區合作,恰恰忽略了12年來東亞地區合作的歷史成果。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