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經濟再平衡 需時間換空間

http://www.CRNTT.com   2009-11-20 13:11:15  


奧巴馬訪華,令人們更加關切中美經貿關係。
  中評社北京11月20日訊/對中國來說,盡量穩定外部需求、平緩政策調整空間亦是理性選擇。

  11月17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與首次訪華的美國總統奧巴馬進行會談,並隨後發布了中美聯合聲明。聯合聲明表示,中美雙方應推動G20“追求更均衡的經濟增長框架”,雙方共同努力採取調整國內需求和相關價格的政策,促進更加可持續和平衡的貿易與增長。例如中方將調整經濟結構,提高家庭收入,擴大內需,增加消費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美國將採取措施提高國內儲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推動可持續的、非通貨膨脹式的增長。

  此前,中美有一些意見交鋒,中方人士認為,所謂“世界經濟失衡”,歸納為人民幣匯率過低、東亞過度出口和美國的過度消費是沒有道理的。而以克魯格曼為代表的一部分美國人偏激地認為,即使不去考量中國因匯率賺取大量貿易順差,並將這些錢投資到美國國債壓低了美國長期利率、造成了誘發美國次貸危機,僅就現在而言,美國因巨額貿易逆差不得不將美元貶值,而強勁的中國經濟再度跟疲軟的美元掛鈎,用人民幣貶值的手段不斷“爭奪”日益疲軟的世界需求。

  21世紀經濟報道發表評論員唐學鵬文章稱,如果對比金融危機前後的世界貿易格局,並不存在嚴重的世界性貿易保護行為,無論是日美、歐美、印美或者更多的經濟體之間,其貿易保護的水平都不高於危機之前。即使有一些保護手段也是政府在救助金融危機中所採取措施帶來的非直接(大多是無意識的)影響,所涉及到的領域大部分是金融業,作用也非常有限。但全世界對中國的貿易保護的確不斷加強,不論是美國還是發展中國家都不斷擴大了對中國產品的限制。

  在金融危機期間,中國的經濟其實可以劃分成兩個“部門”:一個是“保增長”部門,這由國有部門承擔,一個是“保就業”部門,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外貿部門,尤其是外貿部門中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而匯率在其中承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支撐因素。

  中國出口已經遭遇到接近20%下滑,盡量穩定外部需求、平緩政策調整空間亦是理性選擇,中國的“全球經濟再平衡”方案是“擴大對美進口”來取代人民幣對美元升值,這意味著美國需要降低對華的高科技產品出口的管制。對美國來說,他們一些人則擔憂以上放鬆出口管制是一種有利於中國的“技術外溢”方式,提高日後中國的競爭力和挑戰力。

  文章指出,這兩種“政策考量”交織在一起,或將使得世界性的需求萎縮還將加劇,貿易保護可能成為常態。美國人儲蓄率快速上升到7%以上,並可能繼續上升,來解決房價下跌後的未來養老問題,這有助於美國消除對外國資金的依賴,但是造成消費的大幅度下降,導致世界需求的進一步萎縮。而中國的出口在以“時間換取調整的空間”的過程中,或將遭遇更大的保護主義浪潮。至於美元,它不單單依靠美國國民儲蓄支撐,同時也要受到政府赤字的影響,如果美國政府的赤字抵消掉國民儲蓄率的上升,那麼美元依然是疲軟和貶值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要求美國財政赤字保持和儲蓄率相匹配的水平是理直氣壯的,因為這兼顧了美元資產、美國外部需求和美國經濟刺激三者的平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