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祛除安監發言人的“災星意識”

http://www.CRNTT.com   2009-11-26 14:03:51  


國家安監總局新聞發言人黃毅稱自己“不願出鏡”
  中評社北京11月26日訊/《中國青年報》今天刊登評論員曹林的文章“祛除安監發言人的災星意識”,作者表示,“‘希望不再發布事故新聞’的善良願意可以理解,不過安監發言人骨子裡那種‘災星意識’應該祛除。…信息發布後的公眾反應,不是新聞發言人應考慮的事。對一個新聞發言人來說,信息只應有真假,而不應有好壞喜憂。”文章內容如下:

  年初以來,國家安監總局新聞發言人在各大媒體的亮相次數少了,安監總局領導親赴現場處理事故的鏡頭也少了。這與前幾年安監總局新聞發言人頻繁“出鏡”形成較大反差。安監總局新聞發言人黃毅將這歸功於安監風暴產生的效果。他說自己最大的願望是不再發布事故新聞。剛當上新聞發言人時,出鏡率很高,雖然“每次發布事故新聞都心痛”,但也不得不直面事故的慘痛。(《中國經濟周刊》11月25日)

  安監發言人骨子裡似乎有一種“災星意識”,“期待不再發布事故新聞”就是典型體現。黃毅以前在接受採訪時,直接自稱“災星”,希望自己出頭露面的機會越少越好,甚至銷聲匿跡。不僅發言人,整個安監系統的官員似乎都有這種“災星”的沉重感,前任總局長李毅中就稱“我最好能銷聲匿跡”。李毅中被地方看做“最不受歡迎的高官”,礦難高發地山西早幾年的媒體標題非常直白:山西人不願再見李毅中。

  安監發言人自嘲、自責、自貶為災星,寄托了他們“不再發生安全事故”的善良願望,也有長期的災難新聞發布在其心中留下的沉重陰影——“一出現就意味著出現災難”的符號聯繫、“一出現就是宣布死了多少人”的身份定位,使他們對自己的角色產生了一種深重的無奈感和無力感:對頻發的災難毫無辦法,只能被動地公布。

  “希望不再發布事故新聞”的善良願意可以理解,不過安監發言人骨子裡那種“災星意識”應該祛除。把傳播壞消息的人當作災星,這是傳說中的花剌子模那個愚蠢的國王才會犯的錯誤,現代社會中理性的公眾不會這麼認為。新聞發言人只是一個忠實傳播信息的信使,一個只負責告訴公眾真相的信息中介,一個信息內容的中立者。他不用對傳播的信息內容之好壞負責任。他必須如實、及時地告訴公眾,現實中發生了什麼。信息發布後的公眾反應,不是新聞發言人應考慮的事。對一個新聞發言人來說,信息只應有真假,而不應有好壞喜憂。

  安監發言人把自己看做“災星”,雖然包含了某種善良意願,實際卻違反了新聞發言人的職業要求:不是忠實地、價值中立地發布信息,而是對自己發布的信息有道德歧視和價值區分。一個新聞發言人,一旦把信息的好壞置於信息的真假之上,把“好”和“壞”看得那麼重要,那麼介意公眾對消息的反應,就離“選擇性發布信息”不遠了,骨子裡就埋下了“報喜不報憂”的根。

  一些地方政府之所以養成“報喜不報憂”的惡習,不惜一切代價去“控制負面消息”,都可以從“發布壞消息就會被當成災星”中找到思想根源。他們認為,只要不發布壞消息,現實就真會歌舞升平無比和諧。報喜得喜,報憂得憂,這不過是掩耳盜鈴的幻覺——先有壞事發生才有壞消息,只有正視壞消息才能找到壞的根源,從而解決問題,這正是新聞和信息發布的關鍵價值所在。報喜不報憂,結果只能像那個諱疾忌醫的蔡桓公,病入膏肓無藥可救,矛盾激化不可收拾。

  人同此心,誰也不願見到災難。但既然災難發生了,人們都希望看到真相,都希望新聞發言人能毫無保留地發布真相——安監發言人的“災星意識”顯然是對新聞發言作了過於狹隘的理解,認為災難後的新聞發言只有“死了多少人”這類消息。其實這只是災難信息中很小的一部分,人們更希望看到災難後更多的信息,如為什麼會發生災難,誰該承擔責任,教訓是什麼……如果對事故新聞的發布有更豐富的理解而不局限於“死了多少人”,致力於滿足公眾的知情權,將事故第一時間向公眾通報,就不會自嘲為災星了。

  安監發言人的“災星意識”,還源於其在日常新聞發布中的缺席,只有發生事故後才看到安監部門領導忙碌的身影和發言人頻繁出鏡,這自然會與“災星”形象聯繫起來。其實公眾並非在發生事故後才需要知情,日常同樣需要看到安監總局的工作情況:如何治理官商勾結,如何進行安全大檢查,如何落實整改措施,在檢查中發現了哪些問題……如果安監發言人在平常就很活躍,就致力於將安監工作置於陽光下接受公眾監督,平常多發布一些“治理了多少官商勾結”、“消除了多少礦難隱患”、“揪出了多少個安監崗位上的貪官”之類的好消息,人們就不會對其角色有“災星”的聯想。當然,得益於安監的透明和公眾參與監督,安全事故也會大為減少。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