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日同盟之“中國因素” 有變化

http://www.CRNTT.com   2010-01-22 10:30:37  


 
                        (三)結語 

  歷史上,亞洲對西方的抗拒,或西方對亞洲的宰制皆已非良方,但美、日、中三國在意識到時代的可能變化與進行相肆應的調整間,仍存在著巨大的鴻溝。鳩山的“東亞共同體”與“對等的美日關係”主張,試圖在東亞與美國間找到新的平衡點,而此亦東亞“脫冷戰”的契機。“五五年體制”下的“美日同盟”為冷戰的產物,民主黨的執政宣告“五五年體制”已不復存在,其中“美日同盟”雖非事過境遷,但美日關係的重構已勢在必行,美國不樂見“排美”的東亞整合,而日本亦知“排美”將令“東亞共同體”的落實舉步維艱。 

  尊重多元、強調對話的奧巴馬總統與主張承認雙方立場差異之關係即是“友愛”的鳩山首相,有機會帶領東亞重構新的東亞國際關係,其間中、韓也將努力尋求東北亞三國的歷史和解。美、日、中三方將在“求同存異”的磨合下,構築信賴關係,而“霸權安定論”(Hegemonic Stability)已無法成為有效規制東亞秩序的理論基礎。“朝核危機”中所建構的“五國架構”與“東協加三”(ASEAN plus 3)、東亞高峰會(East Asia Summit, EAS) 等東亞國家整合機制如何有機地接軌,並同時納入東亞雙雄—中共與日本,將左右本世紀初期亞洲與西方間的關係走向,但“負責任的利害關係人”顯然只是美國一廂情願的想法。今後,思維東亞問題時,在新現實主義之外,整合新自由主義的制度主義及社會建構主義的方法應是有效途徑。 

  鳩山的“東亞共同體”著眼於日、中、韓三方合作,若未來東北亞三國能捐棄成見,順利啟動“東亞共同體”,域內國家的主權概念可望隨整合的進程漸趨弱化,實現東亞區域的“脫冷戰”,形成東亞版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並藉此集體安全機制,徹底扭轉“美日同盟”下的“主從關係”,同時亦可令日本擺脫“戰後體制”,以“正常國家”(普通の国)的身份參與國際社會。這雖是漫長的歷程,但其間“台灣問題”有機會走出“一個中國”的困境,讓兩岸關係在區域整合中,走出“統”、“獨”意識形態的糾葛,隨東亞新秩序建構,建構制度性協商的機制,其間台北不被北京邊緣化或併吞,而是基於東亞“友愛”新價值的共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