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主要矛盾已變,調整改革思維迫在眉睫

http://www.CRNTT.com   2010-03-04 14:08:44  


 
  一些領域的市場化不足和另一些領域的過度市場化與畸形商業化,國有經濟改革的不徹底和公產改革中的流失瓜分與巧取豪奪,同時困擾著中國經濟和中國社會。

  龐大的事業單位的改革尚未真正起步,就能預窺其中的複雜、阻力和不同人群的利益糾葛。

  社會財富是急劇增長了,但貧富兩極分化的發展似乎更快和更讓人難以忍受。改革的取向變得空前的撲朔迷離,並越來越多地受到不同利益集團之間博弈的牽制和影響。

  當幾年前產權改革迅速橫掃幾乎全部中小型國有和集體企業,廉價瓜分公產的盛宴開始向大中型企業蔓延,從而引起了普遍的社會不滿時,一些經濟精英沿用改革初期的老思路,簡單地把它總結為第三次改革與反改革的大論戰。但是,與改革初期涇渭分明的分野不同,並未能得到社會大眾的正面回應。而近年來決策思想開始向民生和公平的多少傾斜,儘管在各界精英隊伍中引起了褒貶不一的評價,但卻贏得草根民眾的自發擁戴。可見,當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開始發生變化時,理論和實踐都需與時俱進。

城鄉二元:內需不足的體制原因

  從經濟上看,中國下一步發展面臨的主要制約是內部需求不足和外部資源依賴。

  在制定“十一五”規劃時,國家已把經濟改革和結構調整、進一步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改變資源消耗型經濟增長方式作為首要原則加以強調。“十一五”進入最後一年,為什麼距離這個目標仍至少和開始時一樣遙遠?

  這是因為,迄今為止的增長方式本身就是中國市場化導向改革以來形成的經濟結構、社會結構和政治結構的產物。發展的制度框架、利益結構和路徑依賴制約了發展方式轉變的空間。

  在這樣一個受限的空間中,經濟改革的動力衰竭已不可逆轉:價格已基本都市場化了,剩下少量水、電、氣、熱等能源公用事業價格的改革也箭在弦上,困難只在於不同利益訴求的平衡;國企國資體制是經濟改革尚待突破的主要領域,但在寡頭競爭的現代經濟中,即使不考慮政治因素,國退民進可以讓國有央企寡頭消失,但並不能消滅寡頭本身。如果代之以東方社會不可避免的私人和家族寡頭,除了會顯著激化社會矛盾和大大增加官商勾結的級別和危險,在當今階段上並看不出它能給中國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帶來多少積極因素。

  即便不考慮金融危機導致的政府與市場作用的再認識,在一個典型東亞類政府主導的發展起飛模式中,當經濟還處於高速運轉軌道時,中央政府的作用能否和怎樣淡出,而左右著區域經濟振興格局的強勢地方政府的角色能否和如何弱化,都還沒有明確答案。因此任何要承擔責任的人,很難敢讓牽引高速前進列車的引擎熄火。顯然,在一個開放變為利益博弈、改革變為經濟算計的新時代,需要跳出改革思維的習慣定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