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世行投票權提升的象徵意義更多

http://www.CRNTT.com   2010-04-27 11:04:42  


 
  ○世行決策一股獨大局面仍待改變

  4月25日,世界銀行發展委員會春季會議通過了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投票權的改革方案。這次改革使中國在世行的投票權從目前的2.77%提高到了4.42%,成為世界銀行第三大股東國,僅次於美國和日本。

  世界銀行對投票權比例的改革擬議已久,而改革的趨勢就是要增加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國的話語權比例。從最終的調整結果看,改革後的投票權比例反映了世界經濟政治版圖的新變化,具有積極意義。但如果從世界銀行體制優化革新的角度觀察,這一改革仍屬於初步的推進措施。只有逐步打破世界銀行內部“一股獨大”的格局,才能夠從根本上讓世界銀行減少貧困的職能得到更充分發揮。

  中國在世界銀行投票權比例的提升可謂是實至名歸。就經濟總量而言,中國在2007年的GDP規模就超過了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此外在本輪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中,中國經濟的復甦速度與態勢也要遠好於其他經濟體。2009年,美國和歐盟分別出現經濟負增長,而中國經濟卻實現了全年8.7%的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50%。如果說世界銀行的投票權本應該代表各經濟體的地位與實力,那麼本次比例調整可謂順應了全球經濟發展的現實狀況。

  但需要強調的是,圍繞世界銀行的改革呼聲並不會因此而消退。恰恰相反,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話語權提升,並沒有從本質上改變世界銀行的決策結構,改革只能說是漸進而非突破。世界銀行現行的主體管理規則沿襲於布雷頓森林體系,該體系特別強調了美國在世行中的唯一獨大地位。一方面,按照慣例,世行行長的職務均由美國總統提名,並始終由美國人擔任;另一方面,儘管美國所擁有的投票權略有減少,但其占比仍然達到近16%。由於世界銀行規定,所有重大決議的投票通過比例都必須達到85%以上,因此美國在事實上擁有一票否決所有決議的超級權力。

  絕對權力必然會產生絕對腐敗。美國“一股獨大”的權力結構導致世行運作一直飽受批評。商業運營公司“一股獨大”,其董事會內部就無法形成權力制衡機制,眾多中小股東利益難免會受到忽視或侵害。與之類似,自成立以來,世行便在“一股獨大”的機制下運作,各種衍生問題也由此而逐步積累。世界銀行的本職是減少乃至消滅貧困,但是在具體扶貧政策措施上卻存在著美國式的單邊特征,即在扶貧過程中摻雜著意識形態和政治體制等方面訴求。以至於“重債貧困國動議”、“減貧戰略規劃”、“結構調整貸款”等援助項目收效並不理想,甚至對借款國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此外,儘管世界銀行一直對外界宣稱,透明度與責任感是判斷發展效率高低的兩個重要維度,但是其自身的業務活動和決策過程卻同樣欠缺公開性,許多文件處於保密狀態。不僅NGO組織無法獲得這些文件,包括學術機構、一些國家的議會也都無權過目。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問題,導致世界銀行扶貧工作的公正性和科學性受到質疑。

  更有甚者,世界銀行在2007年曾經爆出“女友門”腐敗醜聞。時任世行行長的沃爾福威茨為其女友工作調動而修改管理規則,並利用關係幫助她升職加薪,以至於其女友的年薪一度達到19.36萬美元,高出了美國國務卿的薪資水平。世界銀行一直標榜自己是全球反腐的領導者,並把反腐敗狀況列為扶貧救濟的先決條件之一,但其體制內部所暴露的腐敗醜聞卻導致它的聲譽大打折扣。事實上,所謂的“女友門”正是世行既有管理體制弊病的集中爆發,如果世界銀行投票權“一股獨大”的局面得不到徹底改革,其內部管理體制就難言質的提升,類似的腐敗問題與批評指責無法避免。

  在全新的世界經濟潮流變革之下,需要重新對世界銀行的管理規則進行徹底修訂。誠然,當下的世界經濟格局依然是“一超多強”,但是這絕不等同於美國應該擁有獨一的否決權,逐步降低美國投票權比例、降低世界銀行決議通過的投票權比例,有助於形成多元化的制衡機制。也只有真正實現權力制衡之後,中國等發展中國家才能夠更充分承擔起應當承擔的責任與義務。而只有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話語權實現對等之後,世界銀行的扶貧職能也才能夠更加充分地發揮出來。而在此之前,人們不應對世界銀行的改革成效盲目樂觀。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