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世博會,國家舞會

http://www.CRNTT.com   2010-05-06 14:43:27  


 
  當沙特館建築經理瑞斯(Bandar Raies)被問起為何要花費重金,打造一個最後會拆掉的世博館?瑞斯則拿起新聞稿念道:“這是沙特阿拉伯,要送給中國人民的友好禮物。”

  “一切都要最好的。”意大利館館長安力圖(Ernesto Miraglia)看著記者說,“你知道The best of the best從來不便宜。我們試圖讓這次參展成為最棒的一次。”

  英國政府發言人則明確表示:“在這個經濟困難時期,我們承受不起錯過上海世博會。我們的參與是一種投資,將幫助英國獲得真正的利益,從商品和服務的雙邊貿易來看。”

  與財力上的大投入相對應的是人力的投入,參展各國都拿出最大的力氣來親近中國遊客,在世博園區內,你能夠見到很多說著一口流利中文的外國引導員。

  德國館派出了450人的隊伍,他們被稱為文化大使,還有虛擬的中文名字“德國小夥嚴思和中國姑娘燕燕”。

  這群從德國各地招募的年輕人對中國遊客露出友善的微笑,一開口就能拉近和中國遊客的距離。“你看,我們並不遙遠。”德國館總代表、德國經濟技術部迪特馬爾•舒米茨(Dietmar Schmitz)微笑著說。

  各種主題的活動,將在這些大使們的精心組織下展開。

  澳大利亞貿易委員會中國區經理芮濟聖(Christopher Wright)說,“這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

看,英國那個“刺猬”

英國是什麼形象?沒有大笨鐘,沒有女王,英國人想讓中國看到一個新穎、大膽的創新國度。工人們管那叫“刺猬”

  在世博園區,建築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在第一時間向參觀者傳遞著各個國家的獨特氣質和價值訴求。而那些在建築上惹人注目的國家,更是希望藉此能重新定義中國人眼中的自己。

  最惹人注意的當屬英國館了。當記者在園區內向布展工人詢問英國館在哪裡時,很多工人異口同聲地說,就是那個“刺猬”。

  事實上,英國館的名字叫蒲公英,看起來正如一棵迎風舒展的蒲公英。中間是六層樓高的球體型稱之為“種子”聖殿,外面60000根細細的透明棒子延展出去,隨風抖動。“這個(館的)設計會挑戰中國人對英國的傳統概念。這個英國館不會展示傳統的英國元素例如大本鐘。通過這個設計,我們將把英國打造成創新國度和創意行業的領先者。”英國館負責人對記者說。

  選擇這個造型滲透了英國政府的深思熟慮,他們通過調研發現“很多中國人對英國有很傳統甚至是老式的、過時的看法”。所以,不是大本鐘,也沒有女王,中國人將看到一個新穎、大膽的英國形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