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
兩岸共創獨特的世博文化 拉近心靈距離 | |
http://www.CRNTT.com 2010-09-26 00:30:22 |
世博文化產業的成功運作證實,只有走市場化的道路,才可確保兩岸文化產業的合作持續長久。投入必須有產出,項目必須有觀眾、聽眾或讀者。沒有利潤、效益,僅靠政策扶持是沒有出路的。只有在外在市場與內在資本雙重激勵下,才能共同推動文化產業發展。文化產業全面市場化對大陸有一定難度,在這方面可向較為成熟的台灣同行多多請益。 二是兩岸文化產業要保持密切合作,必須在現有的基礎上大調整、大整合。中國的文化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現代中國經濟正在不斷起飛。但與此相對照,兩岸在世界文化產業領域所佔的比重極其微小,兩者之間嚴重不相匹配。因此兩岸有必要將雙方有限的資源重新配置,優勢互補,揚長避短,避免同構化,建立更多新的資源平台、經濟實體,如可在上海崇明島等地設立高規格、國際化的兩岸文化產業示範園區,探索合作模式、創新體制、高精產品,著重開發民俗旅遊、影視製作、文藝會演、美食會展等;兩岸大學分別或共同開辦“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加緊培養這方面的急需人才;兩岸協商共設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影視、新聞、文學等領域涉及文化產業的獎項,用以鼓勵專業人才。 三是經濟社會行業界限越來越模糊,兩岸應抓住有利時機,加快文化產業的融合趨勢。以往把文化細分為文化藝術、廣播影視、新聞出版三個領域。隨著傳播技術與手段的日益多樣化,上述三個領域的互相滲透、互相融合已越來越明顯。比如互聯網、有線電視與電信網三網合一,形成了新的網路,出現了電視圖書館、電視劇場、電視報刊以及手機電視、手機電影、手機圖書、手機報刊等新趨勢、新品種。這是挑戰,更是機遇,必須重點研究,共商合作,儘快利用。以世博文化為模式、為契機、為平台,既可提升產品的文化含量,又能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 四是雙方在友好合作中須注意求同化異,彼此包容。文化屬意識形態,常會有一些敏感問題對雙方造成困擾。在此可以借鑒世博文化模式,兩岸在友好合作中遇到問題要保持冷靜,尊重雙方因長期分離形成的文化差異,從兩岸文化同一性出發,努力在差異的基礎上,求同化異,彼此包容,取長補短,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充分運用雙方的智慧,共創新的文化資源與文化產品,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競爭力與國際影響力。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