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大學浮躁真是因為待遇“太差”嗎

http://www.CRNTT.com   2010-11-01 11:01:38  


 
延伸評論:教育者自毀形象甚於工資低之害(《華商報》 2010年11月1日 田德政)
 
  演講不說官話、被學生親切稱呼為“根叔”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日前在“2010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上痛心地說:“現在,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一個現實是,對教育的敬畏感正在逐步削弱甚至喪失。功利主義、拜金主義比任何時候都更嚴重地侵蝕著教育的肌體。”然後話鋒一轉說:“國家對教育投入過低造成高校教師工資低,教師因此不專注於學術而忙於撈外快。”(10月31日《揚子晚報》)

  “根叔”所說的社會對教育的敬畏感,特別是對高校的敬畏感正在逐步地削弱,這是個確實存在的現實問題。這些年,教育不再被人們所看重,各類高校的教育備受人詬病,大學也不再成為人們心目中的聖地,教育者的形象與地位也日漸失去了光輝。但把這些歸根於對教育的投入過低,造成高校教師收入低,教師不專注於學術,此言值得商榷。

  教師工資的高與低,要根據參照對象而言。與那些日進鬥金的高收入群體比,教師的收入確實“寒磣”。可是與人數更多的低收入人群比,他們的收入還是有比較優勢的。如果只跟高收入群體比,每個人都有叫屈的理由。如果把收入低作為教師不專心教學、不專注學術的理由,那麼這也可以成為小偷偷東西、搶劫犯鋌而走險的理由。按此邏輯,人人都可以打著這樣的幌子,幹一些違背社會倫理、職業道德甚至違法亂紀的勾當,每個人犯了錯誤都能以此來辯解。

  客觀而論,與世界上很多國家相比,我國在教育投入上確實與經濟的發展不相匹配。但教育系統內部對教育敬畏感的損害,也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原因。從許多渠道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年來高校裡論文抄襲層出不窮,學術造假屢見不鮮,教育亂收費年甚一年,師德師風日漸敗壞,高校日益官場化種種亂象,導致學術圈成了名利場,象牙塔淪為腐敗重災區。自尊者人必尊之,自賤者人必賤之。試想,被奉為社會良心的教育圈子裡都如此,又怎麼要求他人對教育有敬畏感?

  我們知道,一些生物的細胞能夠進行“自我吞噬”,以此來重複利用自身的組成部分。可是教育敬畏感的自噬卻與此相反,這種“自我吞噬”比社會對教育的敬畏心的削弱更可怕。如果他人故意潑污水、抹黑,影響的只是教育的表層,只要教育戰“線”做好保潔去污工作,是不難還原教育本身的神聖與莊嚴的。而內部的自殘自戕,最終損害的是教育的肌體與骨骼,如果說別人損的是“面子”,那麼自己毀的卻是“裡子”。

  因此,倡導對教育的敬畏,加大對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者待遇、維護及修補社會大環境等都是不可或缺的,而最關鍵還是在自身,就是教育者本身對教育事業要有敬畏感,要對教育肌體熱愛與呵護。如果不反躬自省,而是做出有損教育事業發展和有損教育聲譽的行為,還處處抱怨是國家的低投入造成的,那又如何保證教育的神聖呢?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