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王建:2011年貨幣保增長 財政保穩定

http://www.CRNTT.com   2010-12-16 08:33:59  


 
  如果調整了分配關係,工資的上漲就會反映為企業利潤的減少而不是推動通脹,而且中央的“十二五”建議也確實提出了要改善分配關係,但是恐怕不會來得那麼快,因為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要想提高勞動者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不會有很多辦法可用。如此,2010年以來勞動者工資的上漲與其後時間里的持續上漲,到2011年及其以後年份就都會成為推動物價上漲的新力量。

  如果2011年推動通脹的力量由一而三,則當年的通脹率水平將會明顯高於2010年,我認為CPI的上漲幅度應該在5~6%。

  從緊的貨幣政策不可取

  文章分析,如果通脹與增長都是向上的趨勢,宏觀調控採取緊縮的方向就可以了,但是如果通脹率在向上,經濟增長率卻在向下,這就會給宏觀調控出難題了,因為壓抑通脹的同時也會壓抑增長。

  2010年與2009年相比,經濟增長率與通脹率都在上升,因此許多人都在呼籲應把反通脹作為2011年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要回到2007年“緊貨幣、穩財政”的調控軌道。有人提出,2009年為了反危機過多投放了貨幣,已經成為目前通脹發展的主要原因,所以要把以前過多投放的貨幣收回來,還有人不斷呼籲應進行連續的加息行動。

  這些政策主張都是錯誤的。2010年的形勢與2007年的最大不同,是在通脹率上升的時候,經濟增長率卻在下降。雖然從全年看經濟增長率高於2009年,但卻是逐季顯著回落,從一季度的11.9%一直回落到四季度的9%以下。由於2010年前兩個季度的增長率很高,到2011年前兩季度,特別是一季度應低於8%,所以回落趨勢應該會持續到2011年上半年。此外,2011年與2008年的最大相同之處,可能就是在外部再度出現惡性經濟波動。

  另一方面,目前不論是食品推動的通脹還是工資推動的通脹,以及輸入品推動的通脹,其發生機理都是首先推動企業的生產成本上升,然後由於企業為了保持原有的利潤水平,再通過提價方式向市場釋放通脹壓力,最後由於企業的現價銷售額因提價而增長了,才會向銀行提出更多的資金要求。所以,雖說通脹是貨幣現象,但是在成本推進型通脹過程中,貨幣的增加不是源頭而是結果,如果在成本推進型通脹過程中實施了緊縮型貨幣政策,雖然會壓制企業的資金需求,相應壓制了物價上漲,但同時也會壓低企業的利潤水平,使企業失去發展生產的動力。

  所以,不論從國內的通脹性質出發還是從國際可能再度爆發的危機出發,2011年乃至其後兩年,採取從緊的貨幣政策都是不可取的。正確的政策反而應是反過來的,即應繼續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其含義就是貨幣增長率應充分反映國內物價上漲對貨幣產生的需求,具體地說,如果2011年的經濟增長率是8~9%,通脹率是5%,再考慮大約3個百分點的經濟貨幣化率要求,全年的貨幣供應量增長率就應該是16~17%。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