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張亞中:營建兩岸共同體實驗特區

http://www.CRNTT.com   2010-12-19 00:06:58  


 
  意義:經由參與強化認同

  從2008年起,兩岸關係進入一個大交流時期,三通與ECFA代表著兩岸已經進入共同的生活圈與經濟區,但是,很遺憾地,兩岸間的認同並沒有因為交流的緊密而增加,反而是在逐漸減弱。

  從學術的研究可知,物質性的交往與認同增加並沒有必然關係,交往只是認同增加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

  兩岸間的共同認同無法增加的因素很多,包括兩岸歷史因素、台灣政治人物的操弄、兩岸政治體制的不同等等。如何強化兩岸的共同認同,從歷史教育上是一個方法,從交流的內容加強也是一個方法,還有一個最有效果的途徑就是開啟兩岸的政治參與。

  “沒有參與就沒有認同”,這是研究認同的一個基本道理。小到對家庭、大到對社會、國家。所有能夠產生認同,是因為我們參與這個共同的生活圈,產生了命運共同體的休戚與共感覺,更重要的是,我們參與其中,我們共同分享參與過程與參與後的榮辱。如果一個地方只是我們躲藏、逃避、營利、享受、但是沒有參與,我們很難產生共同的認同。

  很多在國外的第一代移民者,終其一生沒有歸屬的感覺,原因固然在於文化背景的差異,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們無法在當地政治參與,他們沒有政治上的主導權,而只是個政治上的附屬品。因此,他們對當地有熟悉、習慣,但是沒有認同。很多在大陸的台商不也是同樣的感覺嗎?

  參與有不同的層面,也產生不同深淺的認同,如果要強化兩岸的國族認同,政治參與是個必然要處理的問題。簡單地說,政治參與是強化國族建構的必要條件。

  兩岸的政治分離已經逾六十年,我們很高興看到,這幾年兩岸關係的發展有了極大的進展,但是兩岸共同的政治參與仍然是零。在後ECFA的時代,兩岸必須認真思考共同治理的可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