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2011年中國經濟的內外壓力何在

http://www.CRNTT.com   2011-01-07 08:38:54  


 
  其次,目前中國經濟所面臨的通脹問題(美國的通縮問題也是一樣)和以前中國歷次所遇到的通脹問題性質上不完全一樣,比如,90年代初期是因為短缺經濟造成的,前兩年通脹是經濟過熱造成的,而今年我們遇到的壓力是增加了新的內容:由於經濟復甦和經濟發展主要是靠政府在積極推動,所以,大量產業資本,尤其是民營資本因為今天擅長做生意的國際舞台並沒有重新開張,而新的舞台又沒有機會和條件去發揮能力,從而不得不被迫“閑置”了下來,另一方面,國企和央企雖然沒有流動性的約束但由於追求商業利潤的動機不亞於民營資本,所以,他們雖然沒有像民營資本那樣,“很幹脆地”成批成批向金融資本轉變,但是它們的資金規模和民營資本不是在一個起跑線上,所以,在金融市場上屢屢打“擦邊球”的投機行為(常常被包裝)給中國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並不會比民營資本小。

  所以,盡快改變中國經濟目前政府“輸血型”的經濟發展的支撐方式,並且,早日通過不斷完善的制度建設和政府到位的公共服務等措施來打造出市場自身“造血型”的經濟發展活力,這是從根本上解決當前中國經濟結構性通脹的關鍵要素。否則,按照以往常規性的治理通脹的方式可能會產生很大的負面作用,甚至因為政府幹預過度所引起的市場活力的長期缺失和政府不斷龐大的財政負擔而讓我們可持續發展模式的確立成本變得越來越大,今後宏觀經濟大幅波動的風險也會越積越大(近期股市“持續低迷”的表現和實體經濟缺乏“市場活力”可能有很大的關係,否則,社會資金那麼充裕,市場沒有不“漲”的理由)。

  第三,美國這場金融大海嘯和全球政府的救市方式讓區域之間、產業之間、階層之間的“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現象變得越來越嚴重。雖然各國程度上各有差異,形成機理也大不相同,但是,這讓政府修復經濟創傷的社會基礎變得非常脆弱。無論是美國的醫療改革制度,還是日本的社會福利機制的改革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障礙,更談不上現在靠這種收入分配失衡的格局來提振國內的消費需求。中國更是不例外,中西部地區的發展扶持、階層之間收入再分配機制的改革和調整等都是一項十分複雜的工程,不僅需要時間,而且更需要智慧和理念上的創新意識。但是,如果現在不能及時找到一個有效的治理方式,那麼,中國經濟改革的內部壓力就會隨著越來越嚴重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問題而變得越來越大。比如,因為財富更向資本的擁有者集中,所以,結構調整所需要的幹實業的人才和資本就會變得越來越稀缺,越來越昂貴,而且,同甘共苦、奮發向上的企業家倫理和精神就會變得越來越扭曲。為了盡快形成致富所需的“資本”,人們會拼命儲蓄(包括金融投資),急功近利,甚至有些官員鋌而走險,貪污腐敗,不法分子也會喪心病狂、謀財害命。

  總之,解決收入分配不平等問題不能簡單地看作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經濟問題,也不是一個單純貨幣分配多少的問題——當然,今天連最基本同工同酬,多勞多得的制度保障體系在某些地方也沒有完全構建起來,這確實讓民眾對此問題表現出很大的不滿情緒。但是,我們還應該看到:今天的收入不平等問題更多地是反映在機會的不平等問題上,因為是特殊身分、因為家里有錢,而讓很多有能力的年輕人才被“擠出”了靠自己能力致富的正常軌道。所以,我們在十二五期間,為了實現“包容性增長”的目標,就應該迅速拿出一套綜合治理“收入分配不平等”問題的有效措施,而它可能包括政治、經濟、法律、文化和倫理等各個相關領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