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加快保障房建設或成房地產調控突破口

http://www.CRNTT.com   2011-01-11 09:01:43  


 
  一是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的建設步伐,將有利於解決房地產市場的供給結構失衡,遏制高房價。

  由於目前人們總是習慣於根據中國潛在城市化率來計算未來房地產需求,這種總量思考方法忽略了庫茲涅茨周期中建築業產能積累的較大風險。由於建築業在其發展過程中產能會越來越大,10年前我們一年可供200多萬套商品房,但今後數年住房的年供給規模將超過1000萬套。相比之下,人口增長的有限性顯示了住房需求增長是有限的。這表明,住房供需關係總能找到一個邊際平衡點,當邊際需求開始小於邊際供給的特征變得越來越明顯時,房價上漲速度將大大減緩,甚至還會出現下滑趨勢。

  據此分析,當前中國正處於這樣一個關鍵節點。儘管住房供需的邊際平衡點已經到來,但因過去住房的“供給小於需求”的歷史欠賬尚需償還(主要是指“保障性住房”的歷史欠賬),使得這種房價調整的效應短期難以顯現。但是,一旦保障性住房供給達到一定規模後,隨著房地產市場的供需關係與供給結構不斷改善,將有效遏制房價過快上漲勢頭,甚至還可能引致未來房價的下跌。

  二是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的建設步伐,將有助於增強當前房地產調控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因為,保障房供給太少是導致當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供需關係和供給結構出現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通過採取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措施,就可以化解房地產市場中出現的一些主要矛盾與問題,結果是可以使房價保持在一個合理水平上,這將對遏制高房價和增強房地產調控效應產生積極影響。

  另外,由於高房價可以產生很高的投資收益,使得大量社會資源進入房地產領域,目前房地產投資已經成為影響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客觀上也拖累了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進程。從這個角度分析,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盡量實現保障性住房的充分供給,通過影響社會資源的重新優化配置,可以促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特別是化解當前經濟增長與房地產市場發展之間面臨的兩難困境,降低房地產投資比重過大及房價上漲過快擠占社會資源等因素對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非理性影響。因而,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宏觀經濟意義,已經完全超越了房地產市場本身。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