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王綏琛:陳凱歌的問題所在

http://www.CRNTT.com   2011-02-26 08:58:32  


 
延伸閱讀:向陳凱歌推薦《國王的演講》

  2011年02月25日07:53 來源:光明網 作者: 崔衛平

  無論如何,陳凱歌是一位悉心思考的導演,只是他的思考比較獨特。他似乎更加關心大人物的人性。他關心大人物通向權力或者成功的頂點,也關心他們在這條道路上所付出的代價。在《荊軻刺秦王》中,秦王的殘暴被說成是為了“統一大業”,同時血流成河的現實,也讓他本人的人性異化衰敗,最終落得個孤家寡人。

  接下來的影片中,他試圖提供某些解決問題的方案。既然 “高處不勝寒”,那麼便選擇站在某個“低處”。這才有了《和你在一起》中的那位少年,放棄的可能是一個錦綉前程,而決定與父親過尋常人的生活。到了這部《趙氏孤兒》,一方面是讓惡人屠岸賈的人性獲得回歸,另一方面則是讓程嬰埋藏起深仇大恨,過老百姓的日子,遠離是是非非。

   在陳凱歌眼中,權力與人性是對立的,成功與人性是對立的,甚至責任與人性也是相悖的。既然“向上走”是一條充滿荊棘的畏途,那麼“向下走”看上去則平坦舒適得多。平民生活則被看作是某種矯正。至於“人性”為什麼單單潛藏在平民當中,它何以形成一種矯正,陳凱歌並沒有告訴人們。而如果不去回答這些問題,那麼所謂平民的生活也許是另一種虛幻。

  這部2010年製作的英國影片《國王的演講》(Theking"sspeech),有著許多陳凱歌關心的或接近的問題。但是如何處理這些問題,仿佛全都走向了與陳凱歌相反的方向。這部影片展現的是一個走向權力的過程,然而掌握權力並非意味著走向霸權,相反,它更需要經過民主;承擔責任也並非導向專制,它更意味著學會平等。成為一個國王並不意味著人的本性的喪失,相反,正是需要這個人本性的恢復,國王這個位置需要來自這個人本身人性的支持,而不是什麼 “力拔山兮氣蓋世”那種仿冒氣概。而所謂“回歸”,也不會是簡單和簡易的,而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更是一條充滿勇氣和荊棘的道路。

  電影的故事取材於歷史真實。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英國國王喬治五世的次子約克公爵性格害羞內向,又患有嚴重的結巴,在繼承王位的順序上排得靠後,因而他可以在海軍服役,向拒絕他的女子再三求婚並獲得成功,帶著兩個孩子在一種比較寬松的環境中生活。而他的兄長愛德華王子英俊善言,深受民眾喜愛,被公認是接班的好苗子。然而,1936年1月老王駕崩,新登基的愛德華八世當上不到一年國王,於該年年底主動讓位給弟弟,他便是那個著名的“不愛江山愛美人”故事的主人公,後來的溫莎公爵。在十分不情願的情況下,弟弟繼承了王位成了喬治六世,即現任英國女王伊莉莎白的父親。他於1952年因腦血栓在睡夢中去世。

  在他擔任國王期間,正是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37年9月初,德軍入侵波蘭,英國向德國宣戰。在嚴峻的形勢面前,作為一國之象徵的國王,需要發表演講來凝聚人心、鼓舞士氣。偏巧國王是一位結巴,而且已經到了廣播年代,口吃的國王需要將自己的聲音通過電波傳送給全國人民,包括前線部隊。他的身邊便出現了一位來自澳大利亞的語言矯正師萊昂納爾.羅格。所有這些都有歷史記載。扮演矯正師的演員傑弗里.拉什(1996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在接受採訪時說,在電影開拍之前9個星期,劇組找到了當年矯正師的孫子馬丁,看到了當年萊昂納爾的照片。這位先生衣著整潔、喜歡戴著領帶。這些幫助傑弗里.拉什去揣摩這個人的內心想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