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再平衡為經濟長期增長註入新動力

http://www.CRNTT.com   2011-04-06 08:24:11  


 
  文章表示,儘管不少學者認為,鑒於中國的人力資源優勢較為充足、製造業發達、科技水平提升及城市化進程加速等因素,未來20至30年中國經濟仍可保持年均8%增長水平。例如,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近期出席中國經濟發展論壇時預測,未來20年中國經濟仍將以年均8%速度繼續增長,2030年中國經濟規模還將可能超過美國。 

  但國際金融危機凸顯了以粗放式增長方式來維持經濟高增長所面臨的較大困境。因為,金融危機使中國經濟增長賴以生存的外部環境發生了巨變,美國的消費大幅萎縮,導致“出口導向型”增長的中國經濟突然失去外需的有力支撐。儘管隨著主要發達國家相繼走出危機陰影,中國出口因對出口商品需求恢復增長而大幅增長,但留給我們的思考是,今後依靠外需支撐經濟增長是易波動的,也是難以為繼的,如今年2月份又出現貿易逆差。同樣,國際金融危機也使許多國家為了促進經濟復甦而推行保護主義,人民幣面臨的升值壓力“不降反升”,這對依賴外需的出口企業會產生顯著的負面影響。 

  另外,國際金融危機又促使中國推出龐大的經濟刺激計劃,試圖通過啟動內需來替代外需的意外下降,以期在外需不振情況下維持中國經濟以8%甚至更高速度增長。但是,這種啟動內需是靠擴大投資需求實現的,結果是惡化了內需中投資與消費之間的矛盾,加劇了產能過剩壓力,很大程度上又擠壓了民營企業的生存空間。同時,經濟刺激計劃還導致流動性泛濫,引致房地產等資產價格出現泡沫。 

  文章表示,上述分析顯見,國際金融危機進一步彰顯了中國經濟面臨“再平衡”的調整壓力。確實,目前中國需要調整經濟結構,經濟發展要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增長,而不是長期依賴貿易順差增長。同時,還需要逐步解決收入分配不合理和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汙染等問題。這促使中國重新定位和思考經濟發展的內涵與意義,並把“科學發展”作為“十二五”規劃的主題,也就是說,要註重經濟增長的平衡性,即處理好經濟發展過程中短期和長期問題關係;要註重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的平衡性,讓社會個體公平分享經濟增長帶來的財富和成果;註重經濟增長和資源環境友好的平衡等方面。 

  其實,目前中國經濟正在實現“再平衡”,“經濟再平衡”也有望成為推動未來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重要動力之一。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