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外界環境劇變壓縮央行政策空間

http://www.CRNTT.com   2011-04-11 09:10:53  


 
  向內看,中國當下的通脹是多重因素混合作用的結果,既有國內貨幣超發的滯後反應以及農產品歉收、成本推動因素,也有外部輸入性通脹因素。價格上漲具有明顯的結構性、輸入性和成本推動型特征,屬於“混合型通脹”。治理這種通脹,不僅需要財政、貨幣、稅收等多重政策組合,而且需要更長時間,更多耐心,不是一時半會就能立竿見影的。由當前形勢判斷,前期“抗通脹”措施效果還沒有完全釋放出來,通脹壓力猶存。從有關部門監測到的情況看,3月36個大中城市成品糧零售價格環比上漲1.18%,漲幅略高於前5年同期平均水平;豬肉價格環比上漲0.96%,而前5年同期均為下降;日化用品、方便面等漲價衝動日益強烈。諸此種種,綜合分析商務部的食用農產品價格和農業部的批發價格指數,筆者估計3月CPI將再次衝高,可能達到5.2%,第一季度CPI約為5%。

  而這幾次加息,正是彌補頻繁動用數量型工具不足的被動選擇。央行在實踐過程中將存款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操作和利率調整作了事實上的功能分工:在管理銀行信貸、收緊流動性上更多地使用存款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操作等數量型工具;在應對通脹上,更多地使用利率等價格型工具。由於存款準備金工具具有強制性、懲罰性和低成本性的特點,而且對衝成本相對低廉,運用該工具時面臨的阻力較小,加上對銀行信貸影響最大以及效果最為明顯,因而央行樂於頻繁動用該數量型工具。不過,頻繁利用存款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操作這樣的數量型工具存在一定的限制和隱憂:目前中國存款準備金率已達20%的歷史最高位,成為全球存款準備金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距離理論上的上限(23%至24%)不遠,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已很有限。而公開市場操作又因為中國融資方式多樣而效果不彰,市場流動性因此依然寬鬆。此時,動用利率這樣的價格型工具,不僅有助於縮小“負利率”,適當收緊流動性,抑制通脹,還可以彌補僅依靠數量型工具的不足。正因為如此,央行才不得不“調幾次準備金率後再調一次利率”。

  文章指出,今年中央對房價調控決心非常大,使出十八般武藝,祭出不少調控利器,如擴大限購範圍、公布房價控制目標、落實問責制、大力推動保障房供應等,但目前房價依然處於膠著狀態,並沒有明顯鬆動跡象。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2月, 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同比下降的只有南充,二手房價格同比下降的只有寧波、海口和瀘州3座城市,其餘各城市房價仍在上漲。而且可怕的是,部分城市推出“限購”措施後,一些投資或投機資金遂轉移到那些沒有出台“限購令”的三線城市,致使房價調控“按下了葫蘆浮起了瓢”,讓房地產形勢更為複雜,房價調控難度加大。此時此刻,加息不但進一步增加了購房成本抑制了需求,而且背負著銀行貸款的開發商資金壓力也會增加,會促使開發商加快供應,通過改變供求關係來促使房價穩定進而回歸合理價位。因此,加息不僅是促使房價回歸理性的“潤滑劑”,也是為配合房價調控又一項不得已的選擇。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