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孤獨症大爆發,原因何在?

http://www.CRNTT.com   2011-07-22 14:23:01  


 
  孤獨症大爆發的第二個可能解釋是,從前未能確診的病例如今可以確證了。這可能是個因素,但仍然只能是次要因素。

  此外,環境毒素也是造成孤獨症大爆發的可能原因。這一觀點很流行,但充其量依然只能是次要因素。自1994年以來,並沒有環境上的突然變化可以讓孤獨症發病率顯著提高。這並不是完全否認環境的作用,但其可能性確實很小,特別是,還存在另一種更有道理的解釋。

  孤獨症大爆發的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孤獨症變得時尚了起來,成為了一種流行診斷。孤獨症這個詞從前很少使用,一旦用了就不會有錯,而今,孤獨症的使用標準有了很大的放鬆,被用於形容不能真正滿足DSMIV為之設定的嚴格標準的人。孤獨症如今已經成為一張大網,許多溫和症狀——放在以前根本不會被診斷出來,或是被診斷為其他病症——都被裝進了這張網裡。孤獨症已不再被視為極嚴重的缺陷病症,許多極具創造力且行為古怪的人士都發現了內在孤獨症症狀。

  這一從診斷不足到診斷過度的戲劇性變化受廣泛宣傳、互聯網支持和游說團體的推動很大,昂貴學校服務僅對被確診為孤獨症的兒童開放也是因素之一。比如,前述韓國研究就是由某孤獨症游說團體贊助的,該報告所給出的高發病率令這一游說團體極為興奮。

  韓國研究並沒有關注所有流行病學研究都無法擺脫的偏誤問題。由於這類偏誤的存在,發病率總是被高估,因為即使是不具有臨床顯著性的非常溫和的症狀也會被視為病例。3%的人口具有某些孤獨症特征,這是可信的,但要說有如此之多的人症狀明顯到可以確診為孤獨症,那就完全是信口開河了。我們應該把報道發病率視為上限,而不是精神疾病發病率的真實反映。

  人類天性、神經病理以及精神疾病的轉變都是極其緩慢的。環境毒素斷無在20年內將正常比例提升100倍的可能。更有可能的情形是,DSMIV把一種與“正常”邊界極為相近的溫和症狀納入了孤獨症範圍。在定義的放寬、互聯網傳染、財務激勵以及對流行病學結果的天真解讀的作用下,孤獨症成了一種流行病。

  從2013年5月開始,孤獨症“流行病”大概會進一步擴散,因為屆時新版診斷手册(DSM5)將出版發行。DSM5對“孤獨症候”的定義進一步放寬,許多目前被視為正常或屬於其他病症的人屆時也將被診斷為孤獨症。他們的症狀並未發生改變,改變的只是病歷上的病名。

  原題:“弗朗西斯:孤獨症一代”

  作者:艾倫.弗朗西斯(醫學博士是DSMIV特別小組主席) 2011年07月21日08:08 來源:《財經》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