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步入均衡時代

http://www.CRNTT.com   2011-08-15 08:33:26  


 
  從某種意義上說,本次普惠式的眾多國家戰略規劃的出台,其操作模式,更多的是地方先擬定計劃,再獲得國家追認。其時間俱短,天女散花式的國家區域政策出台,各個規劃區雨露均沾,均難以獲得特殊照顧。

  這與此前中央政府單方面擬定計劃,有很大區別,從深圳在70年代末設立特區,到90年代初的浦東開放,以及到21世紀之後的天津濱海新區,中間間隔均有十餘年,中央政府都是經過了長期謀劃,然後集中全國性物力財力,進行重點投入。

  縱使如此,獲得國家戰略的眷顧,仍激發出了各個地方的強勁發展激情。各個區域實現狂飆突進式的發展的雄心,如野火般蔓延。

  中國前期的國家級區域規劃,最後都形成了區域性乃至全國性的經濟中心,北上廣深正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今後,中國在均衡式發展戰略之下,將誕生更多的經濟中心。最近幾年,長株潭城市群,武漢都市圈,中原城市群等逐漸崛起,中部經濟版圖隆起有望;而重慶、四川、陝西、新疆等西部區域,發展亦非常迅速;此前的重工業基地東北,在經過改制之後,面貌煥然一新;北部的內蒙古,則出現了被稱為“小香港”的鄂爾多斯等新興城市。中國實現整體性均衡崛起的宏圖在望。

  而確立均衡戰略,需要兩個前提,其一是統一的國內的市場,其二是內需必須占主導地位。

  中國的內需對經濟的貢獻不足40%,而全球發達國家,普遍達到了70%以上。“外貿立國”的結果,是擁有出海口的各個沿海城市發達,而廣大內陸則被遺忘。只有內需成為主導,眾多內陸城市才有望實現崛起。此外,值得警惕的是,去年中國的固定資產投資率達到60%以上,亦嚴重擠壓了內需。如浙江、廣東等很多內生性發展的區域,反遭遇危機。

  目前,中國內部市場不統一,主要是諸侯經濟所致。地方的發展衝動,既是各個地方蓬勃發展的動力,亦導致了各自為政。19世紀中晚期的美國,正是在打破國內關卡,完成全國市場統一之後,才實現了整體崛起。而在這個方面,中國存在著巨大的隱憂,僅就關卡而言,世界上70%以上的收費高速公路,都在中國,對於中國形成統一的國內市場,形成巨大的阻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