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丁力:從“辦大事”談起

http://www.CRNTT.com   2011-08-20 11:02:59  


 
  三不朽與道統

  在全盤西化時期,“歷史分期”是一門顯學,剪刀手們按照外國理論的圖樣裁剪中國歷史,對祖先的遺產痛下剪刀,歷史和文化都只剩下一堆碎片。現在那些人又在強調中國“特色”。他們搖身一變,自封為那堆殘破碎片的守護者,好像站在他們不知道如何拼接的碎片上就可以對抗變革。

  當我們相信歷史在進步時,卻被帶入歷史最野蠻、最愚昧的階段。現在,除了那些碎片之外,只有赤裸裸的權力和金錢,許多人似乎成為徹底的“唯物主義者”。因此,“辦大事”的氣氛也越來越濃厚了。

  宋儒朱熹也要“辦大事”。他的“大事”觀與孟子的不同。孟子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他認為,每個人都有憐恤別人的心,如果統治者“行不忍人之政”,治理天下易則如反掌;如果統治者“無惻隱之心”,則“非人也”——簡直不是人哪!新儒家朱熹嚴正指出:“做大事,豈可以小不忍為心!”(《朱子語錄.論治道》)這句話是他的指導思想。朱熹直截了當地否定了儒家亞聖的教導,把憐恤之心視為“小”。他倡導理學,要以冷酷之心“做大事”。這個傳統,清朝人戴震斥之為“以理殺人”,民國人魯迅稱之為“吃人”,今天似乎又走“紅”了。

  朱熹的“大事”屬於今天的意識形態的範疇。這種“大事”最後往往被證明是荒誕和殘忍的。層次較低的“大事”,如一個又一個運動會,最後只剩下虛榮、浪費和折騰;動車或高鐵一類的“大事”需要以平常心去認真做,不然就會在腐敗中草菅人命。這些“大事”不是經濟動力,更不是社會動力。

  真正大事的起點是百姓的日常生活。明朝人王艮說:“百姓日用即道。”這個立場是對理學的反動。在政治中,這種真正“以民為本”的思想雖然不是來自民主制,卻只有在民主制中才可以做到。只有在百姓有了政治權利之後,他們的日常生活才能夠成為統治者的“道”——治道的目標。

  相比今天的“大事”,還有其他更大事。

  《左傳》有“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之言,這三者“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因此被稱為“三不朽”,而福祿祭祀都是有朽的。“三不朽”是沒有宗教的國家中的宗教,為後世的追求目標。現在看來,三不朽與維柯、索羅金的三個歷史時期劃分有某種微妙的暗合之處,雖然三不朽的追求目標自有高下之分,與時代無涉。無論怎樣,三不朽的目標都可以高於“大事”。

  此後,儒家建立了道統。這個思想是孟子確立的。孟子說:“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由周而來,七百有餘歲矣。”(《孟子.公孫醜下》)王者是“三不朽”兼備的聖人,而早期儒家的聖人只能是最高統治者,從堯舜禹開始,到周文王和周武王結束。儒者把他們放在輔佐王者的位置上。孟子按照以往的規律,期待每500年有一位王者出現,但他失望了。從周初到孟子已經過了700多年,仍然沒有新的王者。

  歷史周期有時是很漫長的。王道的消失已經3000多年了,自孟子以來也有2000多年了。也許該有王者和王道了,當然是現代意義上的。現代的王者只能是人民。人民當家做主的時候,王道才有可能出現。

  可以肯定,中國現在正處在一個歷史周期的上升階段,雖然新的歷史高峰還很遙遠。無論歷史是直線的還是循環的,中國都要向前走。

  (原題:從歷史哲學展望歷史高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