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專論:美外交有軟肋 無法保證引領世界

http://www.CRNTT.com   2012-01-05 00:46:50  


 
  美國總統的外交決策能力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首先是來自個人因素的影響,比如陷入醜聞。我們見證了“水門”、“伊朗門”和“拉鏈門”等事件,這些醜聞極大地傷害了在任總統的威信,甚至被迫中斷任期而辭職。又如當選總統外交事務的經驗和能力不足也會產生負面影響。有些總統來自地方,當過州長,有行政能力,但對外交事務是外行,所以他在第一個任期基本上是學習,熟悉外交決策過程,對外交決策班子依賴性較大。他也很容易犯經驗主義的錯誤,把自己以前的決策行為方式運用於外交事務,導致外交風波,嚴重者,可能使美國喪失國際戰略機遇。里根在這方面的教訓不少,他的任期是美國外交決策機制最為混亂的時期。

  其次是外交決策班子是否團結,具體表現為白宮和霧谷、總統安全顧問和國務卿之間的關係處理上。尼克松、里根時期兩者關係非常不協調,嚴重影響了美國外交決策的質量。尼克松為了青史垂名,搞秘密外交,把權力集中於白宮,非常倚重自己的安全顧問,這樣國務卿羅傑斯倍受冷落,而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卻青雲直上。黑格國務卿與里根的安全顧問關係也很僵,鬧出不少亂子。

  第三,總統就任時候的決策環境。如果決策環境嚴峻,這將會嚴重限制總統的外交決策能力。例如,尼克松和里根都面臨越戰或越戰後綜合症。尼克松上任後推行的亞洲主義以及改善與中俄的關係,都是為了擺脫在越南的困境。里根的有限推回戰略,也是由於美國力量在越戰中嚴重受創,逼迫全球範圍內收縮,對蘇聯的擴張只能小打小鬧,而不能全面反擊。克林頓、小布什上任期遭遇了蘇聯解體和中國崛起的國際環境,美國在冷戰期間的經驗不管用了,不得不尋覓新的戰略對策。

  第四,國內經濟形勢的狀況。本來美國經濟依賴於市場經濟調節,國內又有一套較為完善的管理體制。地方事務歸各個州,而經濟事務歸美聯儲和華爾街,美國總統很少操心。他只需在外交事務上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不會影響他的連任。譬如,尼克松時期的美國經濟很糟糕。尼克松曾宣佈全國工資凍結,黃金與美元脫鈎,由此導致戰後建立的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可尼克松憑藉打開中國大門這一驚世舉動,在競選連任中高票當選。然而世事難以預料,同樣的情況用在老布什身上卻不靈了。老布什任期內,美國因為蘇聯解體打贏海灣戰爭,國際威望空前高漲,其外交成就不亞於尼克松,但是當時國內經濟形勢不是很好,為此老布什競選連任失利。而克林頓這個初出茅廬的美國總統,第一任期外交決策乏善可陳,卻在競選連任中照樣獲勝,主要歸因於美國經濟連續增長的良好勢頭。由此可見,國內經濟形勢在一定的條件會成為決定總統連任的關鍵因素。

  最後一點就是總統任期的限制。總統必須四年選一次,不能超過兩屆。這樣即使完美無缺、超人脫凡、神仙一般的總統做了八年以後也得卸甲歸天。這是老祖宗立下的規矩,除了戰時特殊情況之外,美國社會迄今無人敢破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