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秦輝:緬甸政治觀察

http://www.CRNTT.com   2012-02-07 09:48:48  


 
  為什麼密鬆工程如此不得人心

  何以會形成這樣的局面?

  如今反對密鬆工程的人們經常說,密鬆水壩會破壞環境,影響某些魚類的生存;會淹沒大片森林,影響下游水情;壩址位於地質斷層,地震時會有垮壩危險……以環保理由來反對大型水壩工程,在歐美比較流行,這些民主國家已經基本沒有強制拆遷、野蠻徵地之類的人文之弊,他們最關心的是環保,最能引起他們共鳴的也是環保。因此在密鬆問題上,我們聽到最多的也是這類擔憂。

  這些擔憂很多不是沒有道理。但是第一,這些理由可以用來反對幾乎一切水壩,可是事實上人們不能一個壩不建,所以利弊是需要權衡的:如果這裡不能建,那麼哪裡能建?這裡建壩相對弊大,哪裡相對弊小?這是需要考慮替代方案的。如今一些環保組織幾乎從來只是說哪裡不能建壩,就沒有說哪裡能建的。從社會博弈的角度講這也可以理解。因為有另一些利益集團幾乎從來只說哪裡能建壩,就沒有說不能建的。在一個文明社會兩者會有正常的博弈,環保組織不能阻止一切壩,但可以阻止相對最糟糕的壩,而對立方不能想建哪個壩就建哪個壩,但相對利大弊小的壩還是會克服阻力得以修建的。雙方都不能盡遂所願,社會卻可以在妥協中進步。所以環保組織的作用應該肯定,但具體就某個工程而言,環保組織的一面之詞也不能一錘定音。

  第二,上述問題有的是可以通過修改方案、追加投資、增添一些設施來解決的,並非只有“照原設計建”和“不能建”兩個選擇。此外有的問題也未必就像傳說的那麼嚴重。例如所謂地震垮壩的危險,我曾對一些緬甸朋友說,“斷裂帶”是個寬泛的概念,並非所有斷裂帶都是地震高發區,而且據我所知,密鬆主壩設計為混凝土面板堆石壩,這種壩型不像重力壩、拱壩那樣的“一堵墻”,它的邊坡平緩壩基極寬,因而比較抗震,即便受破壞也有個過程,瞬間垮塌使下游猝不及防的可能是幾乎沒有的。

  還有的事確屬訛傳,例如我在某位朋友那裡看到一張講述密鬆危害的地圖,裡面把計劃中的密鬆水庫畫得非常大,一直淹到克欽邦北部的葡萄附近。我笑說葡萄的海拔比密鬆能高出300多米,要能淹到那裡,這世界上還沒有那麼高的壩呢。

  第三,所說的種種弊病有的是矛盾的。例如庫區人煙稀少,有人就說這是難得的原始自然生態不能破壞,但是如果人煙稠密,那麼移民的危害就被認為非常嚴重。這樣無論人煙如何,水庫反正都不能建了。其實這兩種問題是互為替代的,而且需要權衡。我覺得像緬甸這樣的專制國家,強制圈地移民的人文災難要比淹沒一片無人區嚴重得多,而在沒有這種問題的發達國家,人們卻更喜歡保護無人的“原生態”大自然。我一直認為如果還有一條河流修大壩的弊病最少,那就是幾乎全程奔流於峽穀、沿河人口稀少的怒江(即緬甸的薩爾溫江)了。當然即便移民再少,也不能說他們就活該犧牲,支持他們維權爭取更大補償是對的,但這就是社會問題,不是生態問題了。我的這種想法,與搞環保的朋友也是有分歧的。

  但是在克欽邦走訪以後,我發現雖然在“反密鬆”輿論中環保的聲音最大,實際上密鬆工程最惹人反感的原因還不在這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