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或宜以金式思維解讀“廣義和平協議”

http://www.CRNTT.com   2012-02-11 09:21:23  


馬英九“廣義和平協議論”只要處理引導得好,就是一個轉折點式的大契機。
  中評社北京2月11日訊/馬英九近日提出“廣義和平協議論”,引起各方關注。何謂“廣義和平協議論”?澳門新華澳報評論員富權今天撰文《或宜以金式思維解讀“廣義和平協議”》,從“另一個角度”揣測馬英九的“廣義和平協議論”是怎麼一回事,其分析解讀如下: 

  馬英九近日提出了“廣義和平協議論”。本週三的國民黨中常會安排“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科技經濟組召集人林祖嘉進行專案報告,題目為《黃金十年與台灣經濟發展願景》。林祖嘉主張“ECFA”完成協商後,啟動兩岸和平協議,但它是“兩岸和平發展的協議”,不是“兩岸和平統一的協議”,也不是“兩岸和平獨立的協議。馬英九聽後指出,簽署和平協議的條件很清楚,就是“國家需要、民意支援跟國會監督”,但即使沒有簽和平協議,還是可以透過別的途徑把兩岸和平發展的現狀制度化,“現在的十六個協議,每一個協議其實都是廣義的和平協議。

  馬英九的“廣義和平協議論”推出後,引發各種不同反響。撇開國民黨、民進黨和親民黨籍的政治人物的“制式反應”不說,一些學者的分析也是各自解讀,伸義不同。有說是馬英九既想穩固和平局面,又害怕啟動政治談判造成局面失控,因而只能人為地將兩岸和平制度化和政治談判區隔開來劃清界限,甚至是在搪塞國民黨內部和島內民眾進一步發展兩岸關係的呼聲,進而繼續推動“不統不獨不武”隱形“台獨”路線的;也有說是馬英九顯然是在向外界傳達他仍打算洽簽兩岸和平協議,只是會用“零存整付”的方式來完成的;亦有分析馬英九要發明另外一個詞語,或者拿軍事互信替換和平協議,但同樣能做到將兩岸和平制度化,從而可以降低民眾對於像和平協議這種敏感辭彙的抵觸情緒,並可化解之前承諾的和平協議必須經過“公投”等諸多附加條件的束縛的。

  其實,我們回想在“總統”選舉中發生的一些事,雖然各自不相幹,但卻可以“有機”地串接起來,或可從另一個角度揣測馬英九的“廣義和平協議論”是怎麼一回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