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易鵬::中國經濟第四極與新一代領導布局

http://www.CRNTT.com   2012-06-18 10:50:08  


 
  當然,在市場經濟建設二十年後的今天,市場日益發揮出舉足輕重的作用,要想成為中國第四極,除了得到中央政府的支持,還需要依靠市場資源配置以確立自己的優勢。而第四極對目前具有潛力和機會的區域,其吸引力不言而喻。經濟學講究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誰成為新的龍頭,誰獲取的資源便會更多,從而形成良性循環,進一步擴大和鞏固優勢。

  從中國目前的區域格局來看,有機會成為中國第四極的區域主要有以下四個。一是以成都、重慶為核心的成渝經濟區;二是武漢、長株潭、南昌為支點的中三角區域;三是以鄭州、洛陽為核心的小中原經濟區或鄭州、太原、西安為支點的大中原經濟區;四是沈陽、大連為核心的沈大經濟帶。這四個區域能夠入圍角逐中國第四極,主要的原因如下:

四區域都不是沿海區

  首先,這四個區域都處於非傳統意義上的沿海地區,其中的大連雖然臨海,但其依舊屬於東北區域範疇。儘管沿海地區還有青島、廈門這樣的有經濟實力的城市或城市群,然而從中國經濟均衡發展的需要出發,不論從中央政府層面還是市場資源配置層面,都會選擇在非沿海區域構築中國經濟第四極,通過龍頭城市群帶動更大區域的發展。這四個區域都符合此標準。

  其次,四個區域都符合了中國國家的主體功能區布局要求。作為未來中國主要領導人之一的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本屆政府主管國家發改委的工作中,直接推動了中國主體功能區的規劃。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是要根據不同區域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密度和發展潛力,統籌謀劃未來人口分布、經濟布局、國土利用和城鎮化格局,將國土空間劃分為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確定主體功能定位,明確開發方向,控制開發強度,規範開發秩序,完善開發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相協調的空間開發格局。這是一種符合區域經濟區別對待、分類指導的戰略落實,它也會伴隨新一代領導人的上台,在更長的一段時期內指導中國區域發展布局。目前規劃的主體功能區中,除開三極作為優先開發區外,還提出了十八大重點開發區,這四大區域都位列其中。

  再次也是關鍵所在,這四大區域都有著足夠的經濟總量作為支撐。要想成為中國經濟第四極,如果沒有足夠的經濟總量做支撐,既不能服眾,也不方便吸納更多的資源流入。已有的發展三極擁有一大明顯的比較優勢,即至少都有兩個城市GDP總量進入全國前十。長三角有排名第一的上海,其2011年GDP已達1.919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排名第六的蘇州,GDP總量達1.05萬億元;排名第八的杭州、排名第九的無錫,GDP總量分別為7011.8億元、6880.15億元。珠三角有排名三、四的廣州與深圳,GDP分別達1.238萬億元、1.1萬億元;以及剛被擠出前十不久的佛山,其2011年GDP總量也有6600億元。京津冀環渤海灣這一極,也有著排名第二的北京與第五的天津,其GDP分別為1.60004萬億元、1.1190萬億元。

  最後,雙重的國家戰略支撐也是四大區域發展的引擎。目前國家為了支持各大區域通發展,先後推出各種不同形式的國家戰略。有部分區域甚至配置了雙重的國家戰略,也就意味著這些區域能夠獲得更多的國家政策、資金等各方面的支持,容易得到更好的發展機會。目前這四大區域都擁有兩個以上經濟發展戰略,如成渝經濟區就有西部開發、城鄉統籌、成渝經濟區、兩江新區等;中三角就有中部崛起、兩型社會綜合改革配套試驗區、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圈等;沈大就有沈陽新型工業化試驗區、遼寧沿海經濟帶、東北振興等戰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