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鄭永年:十八大與中國的改革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2-07-31 09:41:49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所所長鄭永年
  中評社北京7月31日訊/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國立大學東亞所所長鄭永年的文章“十八大與中國的改革問題”,作者認為,從世界政治發展歷史看,少些內部多元主義,多些外部多元主義,必然要成為中國政治改革的方向。詳論如下:

  每五年一次的中共黨代表大會來臨之際,中國國內各方都會給予高度的關注。但今年尤其特別,從很多方面來看,人們對十八大的關切已經遠遠超出了常態。這裡有幾個層面的重要因素。首先,在中國,黨代表大會年是政治年。不過,今年的政治年有其特殊性。每次換屆自然產生不確定性,但今年在重慶薄熙來事件之後,不確定性似乎增加了許多。其次,人們儘管也關心最高領導層的組成,但更關心中國下一步的改革問題。越來越多的人,對這些年來改革沒有什麼大的進展感到失望。也可以理解,人們對今天的失望越大,對明天的期望也會更大。再次,在個人層面,無論在黨政官員還是社會群體,人們總覺得這個社會的很多方面已經出了問題,並且問題很嚴重。越來越多的人感覺到了改革的緊迫性,感覺到了不改革的危險性。如果不改革,一定會出事情,而且肯定是大事情。但與此同時,人們也有一種強烈的“改革難”的感覺。誰都想改,但就是改革不動。想改革但又改革不動,這是人們普遍的感受。各種其它的感覺,例如無奈和焦慮都源於此。

  為什麼會出現“想改革但又改革不動”的局面?說得簡單一些,這種局面是中國政治體制兩個核心的方面出現了問題,一是思想意識問題,二是權力結構問題。實際上,在任何社會,任何政治制度下,改革避免不了涉及到三步,即先要有改革的思想意識或者改革共識,然後再根據思想意識來制定政策,然後再進行政策的執行。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改革進程也是這樣。從1980年代到1990年代,凡是成功的改革都由這三步組成。反之,如果這三個環節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改革就會遇到麻煩,甚至失敗。

  從思想意識層面看,今天的中國,改革話語極其分化,也就是沒有任何共識。不僅民間和政府之間呈現高度分化,各個社會群體之間、政府內部不同機構、不同利益之間也如此。社會層面,不同力量努力尋找各種思想資源,來論證自身的改革話語——有向中國傳統尋找思想資源的,一些人訴諸於毛澤東時代的“新民主主義”,另一些人訴諸於傳統的“儒家憲政主義”;向西方尋求思想資源的群體更多,包括民主派、經濟自由主義者、新左派、民族主義等等,不一而足。總體而言,民間各社會群體的改革話語,明顯呈現出“烏托邦”的傾向性,所有這些充滿價值觀的思想流派所強調的,都是中國的改革應當向哪個方向進行。也就是說,各群體所討論的是規範性問題。相比之下,政府內部的分歧則主要表現在利益之爭上,政府官員對實際利益的關注,甚於對任何主義的關注。他們可以訴諸於民間所提倡的各種主義,接受哪種主義或者拒絕哪種主義,取決於哪種主義會給他們帶來最大的利益。

  民間社會對改革的方向沒有任何共識,更加劇了政府內部受利益驅動的“改革”。這和1980年代形成了很強烈的對比。改革之初,中國社會剛剛經歷了文化大革命,無論是政府還是社會都有改革的強烈要求,並且社會各方都有一個基本的判斷,即改革就是要脫離毛澤東體制。社會的改革共識,對政府造成了巨大的壓力,黨內改革派官員往往能夠和社會力量結成隱性的“改革同盟”,艱難地把改革往前推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