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矛盾焦點上尋找中國經濟突圍口

http://www.CRNTT.com   2012-08-15 08:05:02  


 
  文章分析,悖論的根源是在經濟本身,而不是金融貨幣政策。換句話說,通過貨幣投放的方式,刺激和拯救經濟的政策,在資金投放環節遭遇了有效需求不足。

  一方面,央行發現了宏觀經濟運行中的問題,所以迅速出手兩度降息,政策密度很大,目的很明確,就是急於通過改善貨幣供給的環境,搭建起通向實體經濟為其“輸血”的通道,有力、有效拯救深受資金饑渴困擾的經濟細胞,防止經濟下滑過速。可是,對微觀企業來說,他們既迫切需要低成本資金維持企業運轉,也迫切需要產品能有順暢的銷路。無奈歐美金融危機拖延太久,外銷和內銷的需求增長都十分緩慢,產能和產品無法得到全面消化,生產規模擴大的必要性基本不存在,中小企業的信貸需求只限於維持企業最低限度的運行,沒有深度依賴增加信貸的現實基礎。

  另外,在溫州等許多地方,有些借貸激進的企業,因為不當使用巨額貸款,致使企業無力償還、甚至破產跑路的現實就擺在面前,企業家心有餘悸,寧肯縮小經營規模,也不願冒險擴大資金使用數量,一定程度上壓抑了信貸增長。

  要是缺少了經濟向好的信心,信貸增長下降將是必然結果。當前,經濟下滑已成定局,更特別讓人擔憂的是,會不會加速下行?在這種背景下,企業平均盈利水平不但將走低,甚至有可能低於銀行貸款利率,企業使用貸款不僅無法帶來收益,而且將有可能賠錢賠信譽。於是企業行為普遍趨於保守,由過去包括高利貸什麼錢都敢用變為小心守業過日子,拒絕銀行貸款這個“帶刺”的玫瑰,就是潔身自好保存實力的見證了。

  由此來看,央行大降利率,提供最優惠的金融政策,即使資金供給方最賣力氣的上門放款,成效恐怕都極其有限。上月信貸規模大幅度走低,正是金融體系有力使不上囧境的反映。

  另一方面,投資政策刺激經濟發展,力度和效果取決於政府財政實力的大小。在經歷了2008年至2009年強度和力度最大的經濟刺激政策之後,執行刺激政策最為積極的地方政府普遍債務纏身,已不具備較大財政實力和經濟作為,去推出升級版的新刺激政策。這也就是今年我們看到的現實一幕,地方政府在一季度的3月和第三季度的7月都制定和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數萬億投資計劃設想,卻是“雷聲大雨點小”付諸實施的寥若晨星,恐怕最大的原因就在於經濟下行拉低了財政收入水平,刺激計劃因之無法變成立竿見影付諸實施的政策推動力,也成為信貸降幅反而下降根源中重要的一極。

  據財政部的數據,7月全國財政收入1067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808億元,增長8.2%。稅收收入9077億元,同比增長4.6%,增幅降至10%以下,這既是經濟下行減稅的結果,也是財政承擔刺激經濟能力弱化的依據。

  來自海關總署的數據亦表明,7月出口增速同比僅增長1%,為6個月以來的新低。無疑,在世界經濟不斷動蕩的年份,已融入世界經濟發展主流的中國經濟,想要在不改變產品貿易的條件下,完全擺脫金融危機肆虐的影響,不但在高額外匯儲備下不可能,而且出口產能過剩也在國內無法消化。

  文章最後說,當今中國經濟遇到的問題,已與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的問題大不相同,單純經濟刺激計劃需要因時因勢而變,共克難關共度時艱,不應單單依靠國有經濟體,更應發揮和調動民營企業的力量,發掘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