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印度為何難以成為奧運大國

http://www.CRNTT.com   2012-08-16 10:32:12  


 
經濟、體制還是文化原因?

  答案之一,有人說,因為印度貧困嚴重。印度人口衆多,應該說為產生大量優秀運動員提供了一個龐大的人口基礎。但是,印度有三分之一人口為貧困人口,兒童營養不良問題嚴重,許多地方尚未解決飲用水和電力供應問題,因此,印度人口基數的優勢現在還沒有體現出來。但是,也有人指出,貧困問題與奧運表現並不構成直接的因果關系。比如,印裔美國人是一個很大群體,他們成就突出,平均收入居全美各族群之首,完全不存在貧困問題,然而,鮮有美籍印度人在體育上展露身手的,更不用說有華裔林書豪那樣的全美明星。這種看法的含義是,主要不是經濟問題,而是文化問題。

  答案之二,有人說,因為印度政府不重視體育。確實,印度政府對體育的投入非常有限,而且,印度完全沒有中國式的“舉國體制”。所謂“舉國體制”,簡單地說,就是由各級財政支持的、由業餘體校、專業體校和地方專業運動隊構成的三級選拔、培養頂尖運動員的機制。但也有人說,誠然,由於政治制度不同,印度不可能建立類似前蘇聯、前東歐國家和中國式的全國競技體育促進模式,但是,為什麼在印度的中小學裡,體育課形同虛設,類似游戲課,而且沒有強制性的學生體育成績達標的要求?也就是說,或許不僅是體制原因,更有深層次的文化原因。

  答案之三,有人說,因為印度傳統文化排斥競技運動。印度傳統文化的本質內容是宗教。印度人口的大多數是印度教徒,而印度教的種姓制度充滿宿命論,規定人的一生應安分守己,不要企圖改變命定的人生,這與競技體育崇尚個人奮鬥精神大相徑庭。再者,大部分印度教徒是素食者,這也是印度體育不發達的根源之一。還有,印度曾被來自西亞和中亞的穆斯林統治長達六百多年,伊斯蘭文化對婦女社會活動的限制顯然也制約了印度女性參與競技體育。

  答案之四,有人說,因為印度人不善於學習新事物。奧運會在不斷發展,許多新的競賽項目需要下功夫學習和引進。但印度人至今仍僅喜愛英國殖民統治時期流行的一些老項目,比如板球、曲棍球、馬球等,獨立後並沒有努力去發展其他競技項目,因此,這也影響印度在奧運會的表現。

  的確,或許是因為印度傳統文化的力量太強大,印度人對於學習外國文化的熱情似乎遠不及中國。比如,印度全國沒有職業的交響樂團,更不用說芭蕾舞團了。又比如,在古代中印佛教交流的近千年時間裡,去印度取經的中國僧人冒九死一生之險也要返回故土,向國人傳授他們所學到東西;而來中國布道的印度和尚卻無人有意重返天竺,更談不上有心回國介紹中華文化了。再比如,中國人古代學“胡服騎射”,近代以來學西裝革履,以至漢族人現在已經沒有自己的民族服裝了;而印度人穿莎麗幾千年不變,至今引以為傲,引以為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