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李昭:愛國更要愛同胞

http://www.CRNTT.com   2012-09-24 11:52:57  


 
  李昭可以算是其中的典型之一。從最初懷著激情帶著言辭極端的標語上街,到看到街上有人打砸,覺得大家義憤“可以理解”,有必要“矯枉過正”;到看到“場面太過於慘烈”,感覺某些人動機不純的打砸會給國家和社會造成災難,並最終覺悟到“不能讓這些人胡作非為”、“任何理由都不能成為打砸的借口”,進而開始用行動去救助被砸的車。李昭的思想和行為的轉變過程,其實是很多人的轉變過程。他是在看到三個大學生攔車之後,想出用紙牌給眾人提示這一招的,這一點可以充分說明。這其實是一個學習和認知的過程,但付出的代價,不可謂不慘痛。

  多年來,由於我們社會缺少足夠的民意表達訓練,致使很多人在突發的社會事件前,表現出過激或非理性的行為。這種行為,嚴格說起來,就是因為缺少學習和訓練。有人將國內保釣示威過程中的亂象,與香港地區有秩序的保釣反日示威做對比,認為二者是因素質差異使然。

  事實上,這不僅僅是素質的問題,也是一個社會自我學習和認知的過程。香港早年的民意表達,未必不是滿街亂紙、喊打喊殺,但政府、警方和民眾以及民間組織經過多年的訓練,已逐漸學會了理性表達和自我管理,從而最終表現出更高的理性與素養。相比而言,我們社會需要學習的地方還很多,這其中少不得有更多的李昭這樣的人和他這樣的經歷與感悟不斷地推進和演變。□曾穎(作家) 

對話當事人

  記者:這兩天知道你、關注你的人越來越多,一些讀者找到我,想知道你為什麼會那麼做?

  李昭:我自己也參加了遊行。一路走過來,看到那些被砸的車子,慘不忍睹,我心裡觸動很大。那天發生的很多事已經不是愛國遊行了,而是洩憤。

  記者:你能夠阻攔嗎?

  李昭:我肯定攔不住那些洩憤的人,但我可以攔住那些有可能被傷害的同胞。就像我微博裡寫的:看到一路那麼多車被砸的朋友無辜的眼神,我們應該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記者:你不害怕和遊行隊伍遭遇嗎,不害怕有危險嗎?

  李昭:我一直都在遊行隊伍的前面,和同伴一路反向攔車,一直和遊行隊伍保持一段距離,其實也沒啥危險,不害怕。

  記者:你也參加了遊行?

  李昭:去了麼!咱們年輕人都有這個熱血,我也想體現自己愛國的熱情。作為一個普通青年,我要盡自己的微薄之力,你懂的。

  記者:你怎麼定義“愛國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