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可以打破“亞洲國家30年增長大限”

http://www.CRNTT.com   2012-11-06 08:46:50  


中國經濟已連續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長
  中評社北京11月6日訊/中國經濟已連續保持了30多年時間的高速增長,過去亞洲國家的發展經驗表明,這往往是一個經濟體保持高速增長的時間極限。應該如何突破增長的時間限制,永葆增長動力?經濟結構調整的重點和難點怎樣突破?如何進一步釐清政府和市場的角色定位?證券時報就此專訪了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兼經濟預測部主任範劍平。文章內容如下。

  從供給面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問:您對今明兩年中國經濟運行態勢如何看待?

  範劍平:經濟見底本身來源於兩方面力量,一是政府引導,去年四季度提出穩增長,從政策放鬆到經濟企穩一般要經過三個季度,所以今年三季度經濟應該見底,即便延續時間稍長一點,四季度也會回升;二是來自於經濟和市場自發的力量,即庫存的調整,現在庫存增速確實大大放緩,去庫存化在充分競爭領域進展得比較快,庫存去到一定程度,經濟慢慢就會築底。

  具體來看,四季度經濟低於三季度的可能性很小,略為回升的概率更大。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環比增速一個季度比一個季度高,運行軌跡是從低到高。四季度即使用同比來看,由於去年四季度基數比較低,也會出現回升。由於去產能化的結構調整沒有完成,如果今後一段時間主要精力放在調整結構方面,而不是用新一輪刺激政策去挽救經濟增長速度,明年經濟可能保持在結構調整中企穩和小幅回升的態勢。預計今年全年經濟增速在7.6%~7.7%,明年在8%左右,比今年略為回升。但是,從一個中長期的角度看,宏觀經濟沒有實質性的變化,仍然需要去產能化,因為經濟還沒有找到新的增長點。

  問:分析經濟回落的原因,是把握未來經濟走勢和決定政策走向的關鍵因素,在您看來,此輪經濟回落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範劍平:從現在形成的共識來看,周期性和結構性雙重因素造成了經濟增長減緩。周期性因素方面,整個世界經濟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後的復甦都比預期要微弱得多,所以世界各國都出台了非常強有力的政策,美國進行了三輪量化寬鬆,歐洲也出台了方法不同的寬鬆政策。但是從歷史上來看,凱恩斯主義的政策在應對周期性調整中主要側重於需求管理,最高的成就是讓經濟止跌、熨平周期、抬高穀底,防止進入深度衰退。如果希望世界經濟出現實質性復甦,必須從供給管理的角度進行結構調整,就是要解決過去這一輪和幾輪周期中積累的結構性矛盾。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結構調整不是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所能夠實現的,因為這兩個政策最終都歸結為短期需求管理政策,而經濟學認為,結構性調整要解決供給面的問題,不僅需要破舊,更迫切需要“立新”。

  問:政府在“立新”方面可以有哪些作為?應該沿著什麼方向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