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萌和尚”的是與非

http://www.CRNTT.com   2012-11-13 11:51:48  


 
  他當然不排斥上網,只是覺得要有度,而僧人也應該融入到社會之中。2008年,延參法師就參與百事可樂迎接奧運的公益活動:“以前有人認為和尚喝可樂也犯戒,我和百事可樂合作之後,得到了不錯的社會反響,大家才覺得,社會上的一些公益事業,僧人完全可以參與。

  這就是為什麼延參頻頻出現在各大節目和網站中,發微博,與大眾互動,這在他看來,正是一個現代僧人弘揚佛法應該做的,不存在作秀炒作的問題:“什麼是佛法?應該是我們和社會的坦然對接,彼此包容,彼此不傷害,這才是生活的禪法。”

  當然了,熟讀歐陽竟無、熊十力著作的學者可能對這種簡單化的理解嗤之以鼻,但作為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倒也無可厚非。隨著都市生活壓力的增大,越來越多的人渴望從佛教中得到心靈的慰藉,延參法師這樣的萌和尚的出現正是時候。他不講艱深的佛經義理,只用段子和生活中的小故事與網友互動,讓你輕鬆一笑,甚至讓你重拾生活的信心:“有一次,有個網友給我留言,說不想活了,他人生唯一的留戀就是微博,最後來看一眼。我就回了條微博:看人多存些善念,看事情多用客觀。看歲月多一些淡然,看生死多一些珍惜。結果他看到了,腦子又轉了彎,不死了,繼續上班。你看,發條微博還能救人呢,有什麼不好的呢?”

偶像是80後

  至今延參已經發了13200多條微博,第一條發於2010年9月26日,有很多網友說看你早期發的那些微博也不删一删,免得人家說你,我說删它做什麼,人生中那麼多不圓滿,難道還真能改正麼?我一條微博也不删。那就是曾經的自己。”

  曾經,延參法師也年輕過,“和你們年輕人一樣,我也談過戀愛,可是,都是過眼雲煙。也沒談出什麼驚天動地,也沒談出什麼海誓山盟,就像一段歷史一樣,過去就過去了。我今年不到50歲,算是改革開放後的第一批出家僧人。我的師傅那一代,基本都已經八九十歲高齡,他們是1949年前出家的僧人。當時是我大學畢業以後,在一家雜誌社當記者,要寫一篇關於白馬寺的文章。我去白馬寺做了好幾次的採訪,被佛法的博大精深所折服,也開始思索生命的真實意義,這樣就決定出家。”

  “我這一代人還是很辛苦的,擔負著恢復寺院的重任。中國經歷過‘文革’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很多寺院還在恢復期。江南的佛教寺院——像靈隱寺、普陀山、靜安寺——破壞的程度比較輕,但在北方,破壞的程度要大得多,經過這二三十年,才逐漸恢復到破壞前的狀況。這一步完成以後,我們把主要的任務放在培養年輕僧人身上。有人問我,延參法師,你有沒有偶像?我說有啊,就是80後。為什麼呢?因為佛教的發展需要80後年輕人的繼承發展。昨天在南京還有人問我對80後的看法,我說80後又能幹又勤奮又好學,是光榮。”

  給80後窮拍馬屁的背後,是發展佛教的勃勃雄心。現在寺院中80後為主,80後已經成為中國佛教的主力軍,延參顯然看到了這樣的大勢:這是佛教最好的傳播時期:“我是親身經歷過佛教發展的起步階段,舉步維艱,從殘垣斷壁到現在的逐步恢復,我也快到了夕陽無限好的年歲了。所以特別珍惜現在這個大好的時期。”

  他把稿費拿出來重修寺院、資助失學兒童和慈善事業,看到那麼多年輕人在關注他的微博、在繼承發展佛教事業,他感到很高興,也很滿足。現在他紅了,但是他對自己說:“一定要冷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笑談“繩命”,淡然人生,這是這位萌和尚的人生信條,也在向社會傳遞著這個社會特別需要的正能量。

  (2012-11-09 08:50:44 來源:上海新民周刊 作者:何映宇 王丹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