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政治含義

http://www.CRNTT.com   2012-12-04 08:50:01  


 
  文章認為,回頭來看,2009年和2010年中國經濟的過快增長並非佳音。由於經濟增長更多地依靠政策刺激,而政策刺激又更多地依靠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導致信貸快速增長,且大量的貸款流入地方政府和房地產部門,鼓勵了地方政府的投資衝動和房地產企業的投機狂熱;面對鋼鐵、紡織等行業在金融海嘯之後所處的困境,政府本應該幫助它們盡快轉型,但實際上卻反過來進一步支持其擴大產能。投資占GDP的份額因此從2008年的41.7%進一步上升到2011年的48.3%,加劇了中國經濟結構的失衡。在寬鬆的信貸政策刺激下,中國企業部門的財務杠杆率,即資產負債率急劇提高。正是由於過高的杠杆率,才使得企業在這一次經濟增長放緩之後,不得不面對更為痛苦的調整。

  因此,從2010年下半年出現的增長放緩,實際上是對過熱的一種反思、對失衡的一種校正。政府對基礎設施投資表現出更加謹慎的態度,貨幣政策從極度寬鬆轉為適度收緊,及時出台了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政策,使得增長放緩並向合理水平回歸。

  文章強調,增長放緩還具有深遠的政治含義。在過去,只要經濟增長速度上去了,政府就能得到民眾的支持,因為快速的經濟增長意味著更多的就業機會、更高的收入水平。然而,在過去扭曲的經濟發展模式中,高速的增長帶來的並不是民眾的支持,而是更大的社會不滿。盲目追求GDP的結果,是更為嚴重的收入不平等、更多的環境污染和食品安全問題、更多的由於拆遷帶來的社會衝突、更普遍的焦慮和失望情緒。可以設想,隨著增長放緩並回歸到一個合理的水平,因經濟過熱而帶來的各種問題應會相應逐漸緩解。我們或許有理由期待,未來城市的天空會更藍,政府會減少對經濟的粗暴干預,社會管理會更加高效及人性化,而人們也將會有更多本應屬於他們的閑暇時間。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