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官話泛濫 怎不“高度重視”

http://www.CRNTT.com   2013-01-17 10:33:05  


《人民日報》刊出一些讀者反感的官話套話,其中“高度重視”、“親自過問”等榜上有名。
 

  官話和套話甚至蔓延至政府網絡,在2010年12月,中國宜昌網站的互動平台上的一則編號為1291956235的辦件就讓人啼笑皆非。一條留言中稱:“我2002年得的小孩,現在某事業單位工作,同年將獨生子女證交單位人事部門,次年春節後經詢問證件被遺失,我個人已為孩子補辦了獨生子女證,但是到現在我還未在單位拿到每月5元的獨生子女費,說了吧怕被單位穿小鞋,不說嘛又實在是慪不過這口氣,我能怎麼辦?”而當地計生委的回答只有兩個字:“說吧”,生硬和所答非所問的口吻盡顯。

  而今年初,河南商報也爆出沈丘政府網的《來信選登》欄目中來信編號從389到1027號600多封來信,無論內容是什麼,回覆全部是“您好,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的”這樣的套話。

  ■ 讓“廣大群眾”耳朵起繭的官話為何成了官員的“統一思想”

  原因一:為了所謂“政治高度”,放棄真話而說官話套話

  深圳《晶報》在一篇社論中這樣總結了官話套話的共性:“總是那麼平穩,總是強調不出錯,而且話語看似面面俱到,實質毫無溫度。很多官話套話讓人乍聽感到振奮,但仔細思考卻味同嚼蠟。面對一位滿嘴套話的官員,民眾挑不出毛病,心中感到憋氣窩火,但就是說不出來。”

  當然,對此這些官員也是心知肚明。在他們看來,官話雖然晦澀無物,但絕不會犯錯。而這也解釋了一個“中國官員圈”的獨特現象:即不少官員任上平平淡淡,一旦退休卸任卻會對公共事務接連開炮,變成了“大明白”。

  一個典型的代表就是汪恕誠,他是十一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1998年至2007年間任水利部部長。汪恕誠在任上確實做了不少工作,但他卸任後的言論顯然較任上更出位。“如果地下水位恢復了,就表揚、提拔他;如果地下水位下降了,你就批評他,免了他。”、“提醒大家保持冷靜的頭腦,不能認為國家現在有大投入就忙著修建大工程。”和“我們現在用行政手段、宏觀調控手段在控制物價的做法是欠妥的。”,這些都是他卸任後的表態,絕少模糊,立場清楚。

  原因二:對所轄業務沒能“提高認識”,說不出實話才說官話套話

  “揣著明白裝糊塗”是一種,而有些官員是真糊塗。這些官員愛說官話套話,就是因為業務不精,思考不深,語言邏輯能力欠缺,除了官話套話,說不出別的什麼像樣的話。對於這些人來說,官話套話更像是遮羞布,按套路來,才可以蒙混過關。

  以蘭考火災為例,7名兒童的死亡非但沒有引起當地官員的懺悔,反而一再強調領導對“搶險救火”的“高度重視”,相比於孩子的聲明,地方上的官員更在意這一事件可能對自己權力產生的負面影響。

  還有山西苯胺污染遲報事件,明明已經對下游城市的民眾生活產生了影響,可長治市的媒體卻仍然刊發“數千軍民冒嚴寒,熱火朝天刨冰掘苯”。類似這種壞事變好事,喪事變喜事的政績思維,正是一些能力不足的官員“惟上”心態的表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