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鈕文新:謹防熱錢摧垮中國實體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13-04-16 08:34:31  


 
  從數據比較看,非金融機構存款去年是淨減少707億元,今年是淨增加1.61萬億元,這顯示出巨大的反差;同時,財政存款去年一季度末的餘額是2.7萬億元,今年是931億元,也存在巨大反差。

  M2增速的加快是不是與上述異常相關?也許。但無論如何,整個一季度2.76萬億元的貸款對應6.11萬億元的存款,顯然過於異常。

  異常從何而來?筆者的疑慮是,大量外幣貸款轉化為人民幣存款,從而套取利差和匯差。如果我的猜測不錯,那說明人民幣近期的大幅升值,已經給國內金融市場帶來嚴重的扭曲。

  它意味著,投機性需求創造了大量的人民幣存款(銀行流動性),推高了M2。這是過去8年中經常看到的惡性循環狀況――人民幣越升值,熱錢、國內企業結匯以及外幣貸款增加越快;各路外幣結匯越多,銀行體系的流動性越大;銀行流動性越大,央行收緊流動性的動作越強;央行收緊流動性的動作越強,人民幣升值預期越高;人民幣升值預期越高,並實際推升人民幣幣值,熱錢等結匯數量越大,銀行流動性又被推高。

  筆者曾經多次說過,在開放度越來越高的中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已經基本失去。

  有人按照“保羅•克魯格曼三元悖論”的原理認為,開放過程中,只要匯率的浮動性足夠,貨幣政策就可以獨立。但這個理論是有問題的。

  因為,它至少暗含了“各國貨幣平等以及各國貿易地位平等”的前提假設,但現實經濟中,這樣的前提假設並不成立。所以,我們不能信賴這個“三元悖論”的原理,至少不能100%的信賴。

  實際情況告訴我們,市場更加符合“反身性原理”。當一種趨勢出現之後,這個趨勢一定會出現“過激效應”,然後走向反面。在人民幣匯率的問題上也一樣,當升值成為趨勢之後,它一定會出現“過激效應”,實際現在正處於“過激效應”的過程中。

  如果央行如果以緊縮貨幣的手段壓低M2,那不僅上述惡性循環還會繼續,而且中國市場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結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