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自由中國之雷震:所主張的和反對的

http://www.CRNTT.com   2013-07-13 08:20:04  


 
雷震VS蔣氏:訓政還是憲政,僅為行憲時間表的衝突?

  騰訊文化:我們講這些批評,都是“書生論政”,但雷震不是書生,是一個政治人物,或者至少是一個亦政亦學的人。

  範泓:是的,我始終把雷震定義為一個政治人物,雷震從政和其他學人從政不一樣,王世傑、蔣廷黻、歐文浩,他們在自己的學術領域里有巨大的成就。雷震不是,他是一個中學校長,在學術上沒有任何成就,有憲政理念,接受的是憲政教育。

  騰訊文化:所以他辦報不在“書生論政”的行列,那他與國民黨政權最本質的衝突是不是就只是一個“行憲”時間表的衝突?還是其他麼?

  範泓:有兩方面:一是50年代整個局勢的原因,還有一個是個人的性格。現在我們對於歷史人物的研究,一方面從時代的背景找原因,還會從個人方面找原因,張老師你覺得這樣去看歷史人物有沒有道理?

  張耀傑:有,雷震自始至終是政治中人,是幕僚、幫忙的。真正的政治人物是蔣介石這樣的人,雖然不反對憲政,但權力是第一位的,憲政是第二位的。於雷震而言,憲政是第一位的,權力是次要的,可要可不要。 

  騰訊文化:你把雷震定義為政治人物,蔣介石是政治人物,蔣介石把權力擺在第一位,雷震覺得憲政是最重要的,這種衝突是不是因為他們所處的位置不同,因為一個正掌握權力,一個是國策顧問的身份? 

  張耀傑:我覺得是性格問題,雷震是理想的、純粹的政治人物,蔣介石是強權人物,政治是中性的,蔣介石不是中性的,蔣介石追求的是政治必須在我控制之下。蔣經國也是說,憲政的道理我明白,但從我這兒剝奪權力不可以,我死了,你們可以憲政。

  範泓:我覺得很多讀者包括很多網友、對歷史有興趣的人,對蔣經國晚年進行高度評價,但要知道他是人治下的轉變,不是制度的轉變,開放黨禁,而是人治下的決定。

  騰訊文化:回到1950年代《自由中國》與蔣介石政府的重大的思想分歧。雷震主張憲政,當時直接衝突的是蔣經國所主張的“三民主義”體系,我們知道“三民主義”代替憲法是從1927年就開始了的事情,胡漢民的理論是“憲法都不用訂了”。問題是雷震此前沒有反對過“三民主義”,為什麼到台灣後衝突變得嚴重了?

  範泓:原來孫中山有一個時間表,多少年軍政、然後訓政,訓政完後憲政。建國大綱領有一個方略,分為三步走。我現在所看到的事實是,如果把兩個時代進行對比,和對岸進行對比,歷史和今天相比,有時間表比沒有時間表是進步的。清廷立憲也是有時間表的,一開始是9年,最後是6年,人家有時間表。我們沒有時間表,至少要給一個時間表,讓我們看到這個國家什麼時間有一個變化。香港有一個表,說多少年以後進行全直選。 

  我們知道這是時間表是1947年行憲,但國共戰爭爆發,於是有了《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這個條例凍結了《中華民國憲法》的若干條款。這部憲法嚴格意義上講不是針對台灣的,雖然當時台灣有18位代表參加了制憲,但這部憲法是針對整個大陸而制定的。

  國共內戰打斷中國人的第一次行憲,回到台灣政黨輪替,他們是回歸憲政,而不是實施憲政,這有區別。1947年以後始終在憲政體制下做事情,只是有一個最可怕的東西:一個是《戡亂條例》,一個是戒嚴令。戒嚴令對台灣來說有三次,這三次戒嚴令一戒就是38年之久,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沒有的。國民黨當時確實很困難,敗走台灣,經濟上沒有錢,美國不支持。應該說是從事經濟工作的人挽救了台灣,比如陳誠、易中榮、蔣夢麟(搞三七五減租),還有三次土改,以日據時代的大企業跟地主置換,你把土地給我,我把水利廠給你,他從此成了資本家,不是地主。政府把土地拿過來,全部無償給農民,農民可以三七五減租,不管收成不好,必須給37.5%。土改三步走,最後一步是耕者有其田。我認為這個政權之所以通過50年代的土改成功,在這個基礎上實現經濟的開始好轉,是確立這個政權在台灣合法性的關鍵所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