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瓜農之死 以搶屍應急靠什麼求真相

http://www.CRNTT.com   2013-07-19 11:27:15  


 
吳龍貴:警惕暴力執法背後的暴力維穩

  2013年07月19日09:20來源:春城晚報 作者:吳龍貴 

  17日上午11點左右,52歲的瓜農鄧正加在湖南臨武縣文昌南路死亡,死前曾與城管發生衝突。臨武縣宣傳部新聞通稿稱,雙方發生爭執後,“鄧正加突然倒地死亡。”多名目擊者向記者證實,鄧正加倒地死亡前,多名城管對其進行了毆打。(《新京報》7月18日)

  自打“城管”這個機構成立以來,其與攤販之間的矛盾與衝突似乎就從未停止過。從前不久延安城管“踩跺商戶頭部”,到如今的臨武瓜農“突然倒地死亡”,衝突的不斷升級惡化,呈現出的現實是,以攤販為代表的群體並沒有因為輿論的廣泛關注和同情而獲得應有的體面和尊嚴,而城管也沒有在執法方式上恪守法律和人性的底線。換言之,如果城管執法經常性地以流血甚至死亡為代價,那麼我們需要正視的就不僅是一起起個案。

  事發後,臨武官方將這起事件定性為“意外事件”。儘管時間非常倉促,但仍然不難讀出這份通告整個炮製過程的處心積慮。由於信息有限,我們很難斷定通告中所述內容是否屬實,但刻意放大瓜農的抗拒執法和胡攪蠻纏,而對城管執法行為則語焉不詳,仍帶有明顯的偏向性,這何嘗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扭曲事實”?多名目擊者證實,鄧正加倒地死亡前,多名城管對其進行了毆打,“曾遭城管持秤砣重擊頭部”,這些關鍵的情節,是無法回避的。

  暴力衝突發生之後,還原真相是第一位的。這既是對死者及其家屬的最好慰藉,也是將事件的負面影響最小化的唯一途徑。政府拉偏架,選擇性地進行信息披露,甚至試圖去引導輿論,只會激起更大的不滿和質疑,事實上也已經成為這起事件不斷擴大化的導火索。

  如果說玩弄文字遊戲還算是有所節制地試圖掩蓋真相的話,那麼接下來的“表演”則已經是在赤裸裸地消滅真相了。《新京報》消息稱,17日晚23點左右,湖南當地的電視台記者李海濤與雷凱在採訪過程中遭到警察毆打,並被警告:“不要拍,要拍就讓你們死在這裡。”18日下午,死者家屬在沒有任何防備的情況下,被當地一群手持警棍和盾牌的警察暴打,死者鄧正加的屍體被搶走。

  無論是記者被警告,還是死者屍體被搶,都表明事件的再度升級。從一起突發性的暴力執法上升為政府的暴力維穩,從個別城管的個體行為上升為一種政府行為。這種轉變,比之鄧正加的“突然倒地死亡”更加令人觸目驚心。從中,我們看到了權力的“匪化”,看到了地方政府為了維穩而不擇手段,更看到了權力對暴力執法的庇護和縱容。而這,正是城管與攤販之間衝突的根源所在。

  從制度設計上說,城管與攤販之間有著天然的利益衝突,然而兩者並非不可共生共存,即便職責在身,城管也有“把槍口抬高一厘米”的道德義務,畢竟小販的生存權高於市容市貌。小販夏俊峰為了生計刺死兩名城管,輿論給予了極大同情,有人說,“你們有沒有想過死去的城管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很多城管也為人父為人夫為人子,有著普通人一樣的善良和寬容,為何一穿上城管制服就像變了個人一樣?在我看來,這就是一個生活在“城管”這個“套子”中的群體,一方面,他們喪失了主體性,這帶給他們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我的所做所為都是職務所系,與個人無關,另一方面,由於城管執法附帶了權力本身的意志,而常常獲得某種“豁免權”。在默許甚至暗示下,人性之惡瞬間爆發。

  欲治城管之亂,首先需要端正管理思維。個體的歸個體,政府的歸政府,權力不再為暴力執法背書,每一個城管都意識到必須為自己的行為承擔一切責任,“突然倒地死亡”的悲劇或許才能從根本上得以避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