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
複旦投毒案犯:我犯罪的根源到底是什麼 | |
http://www.CRNTT.com 2013-12-12 12:11:38 |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4月5日,清明節剛過,林森浩去看望了室友黃洋。後者4月1日喝了飲水機里的水發生嘔吐、發燒等症狀,2日找林做了B超檢查,因黃懷疑自己得了急性胃穿孔。林為他檢查後說:“胃沒有問題。肝也沒問題。”說完後察覺漏嘴,將話題岔開。3日黃父到滬,當晚與林共住421寢。4日,林得知,黃的尿樣、血樣、水樣、飲水機以及水桶的常規檢測都沒有查出異常,他才決定次日去重症監護室看望已經表現出急性肝功能衰竭症狀的室友。 庭審現場,審判長詢問訴訟代理人暨黃洋家的民事律師就起訴書內容是否要向被告發問。律師念了林4月5日的一條微博:“動蕩的年代,遭亂的時局,不安的社會,迷茫的人。#安全感#成了金子般的東西。不成熟的少年,自以為成熟的愛情;早熟的少女,為尋找依靠,尋找安全感,不惜玩弄愛情。灰色的事件。可,勇敢倔強的少年,不帶丁點娘炮,大贊,不然要青春來作甚!#帶種的就來真的# #出來混,就不要怕死#”。他問林,為什麼要寫這個? 審判長制止了律師的發問,認為這與起訴書無關。這時,林森浩主動說: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 “這個電影我下了很久,當時正好清明節來了,我就打開看了。當天我就看望了我的同學黃洋。因為我不敢跟他對話,他父親就在他旁邊,給他講話,給我觸動很大,(黃父)就說:‘你要勇敢一點。’當時‘勇敢’這個詞對我觸動很大。所以我回去之後因為又看了這個電影,我就在微博上寫了這段話。”探視的情形和電影的場景在林的腦海里交錯。他和黃洋,誰該更勇敢些? 律師又問:“‘帶種的就來真的’,‘出來混,就不要怕死’,是什麼意思?” 林回答:“都是電影里的台詞。” “是誰說過,心智不成熟,不懂圓滑世故,不懂如何生活,就多看看電影?小時候家庭條件不允許,成長中疲於學習工作,且偏愛歷史劇,都讓自己錯過了許許多多幫助成長的影視作品。前陣看到同學的推薦,下載了一部91年的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好電影!”從清明節的這條微博可以看出,林試圖從電影里學習為人處事的方法——他認為這是自己的軟肋。他在這條微博後@的同學,也是推薦過這部影片的人,她描述林森浩“是個非常上進的人,立志成為‘科研明星’,曾經跟我說,‘我理想中的自己就是成為一個書呆子,不近美色不求功名,好好做科研’”。 林在攻讀碩士期間,在核心期刊上發表過7篇論文(學校規定,發表1篇即可獲得學位證),是同學中的翹楚。他的確沒有女友,但家鄉潮汕地區早婚的緊迫感一直追隨著他。 他自卑、敏感、追求完美,在網絡日志、QQ簽名等社交媒體上,一直鼓勵自己要自信,要果敢,要狠。他會時常轉載些處世說明文如“處事22計”、“傷心時要讀的50句話”、“人的基本禮儀(保證你能學到不少東西)”、“學會長大”之類;或者自我激勵的心靈雞湯,如“這就是我”、“不是優秀,而是不可替代”等等;也會研讀勸人行孝的文章。 看到電視劇《恰同學少年》中的一個角色對外人講,衣著襤褸的老父親是“雇的挑夫”時,林也會自省。他羨慕有著富貴出身的人,但自尊又會將他“拉回來繼續奮鬥”。 林森浩的家庭條件不算太差,一家7口人,住在汕頭市潮陽區和平鎮上寨村的一棟3層小樓。從潮陽城區坐招手大巴去那裡約摸20分鐘,單程票價6元。 和平鎮下轄19個村莊,人口約一萬人,該鎮經濟之前以生產錄音錄像磁帶為主,近些年由於磁帶逐漸被市場淘汰,鄉人多從事服裝加工業,絕大部分村民已不再種田。林森浩家的房子與和平初級中學隔了一條散發著異味的水溝,底層是商鋪,主要批發零售各個牌子的紙巾,順賣飲料、洗衣粉,外部可見的商鋪部分,不到10平米。 家族中念書最厲害的林森浩時常剖析自己。他檢討自己曾有“找個背景深厚的女友”以求一榮俱榮的念頭,不齒自己的處境和想法,告誡自己:“在自己的事業還沒有成績的日子里,別人介紹的江蘇白富美,不可以再有矛盾的想法了,應該果斷的拒絕。加油吧!小林。認清自己,接受現實,堅定地往前走,不要盲目地貪心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引自2012年10月日志)他的目標是讓家人都過上富足的生活。林的個人生活也比較節儉,有同學回憶說,他印象中林的換洗衣服不超過3套。林也認為寢室里的桶裝水自己很少喝,因而與黃、葛二人商量退出分攤。此事進行得也不算愉快。 他總結自己:“有時候,我鬥志昂揚,走路像風,談吐滔滔不絕,喜形於色;有時候,我憂己及人,滿腹愁腸,盡顯多愁善感,宛如閨女;而有的時候,我莫名其妙,口哼小曲,行路無視他人,樂在其中……我是一個怪人,有著一顆自強不息的進取心的怪人。”他激勵自己:“要成為一個簡單的人,要樂觀,要自信。remember,hope is a good thing.”(引自2011年5月日志)“remember,hope is a good thing.”是他很長一段時間里使用的QQ簽名。 跟他有過接觸的同學,有的記得他研究生開學時候“主動問了每位同學的手機號”,“我當時跟他還不熟,還問他:你大學肯定是班長吧?”有的記得他剛打完球,隔著老遠就跟人大聲打招呼時熱情的樣子。有的卻說,“他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古怪。”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