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李揚:全球治理新框架正初現端倪

http://www.CRNTT.com   2013-12-21 09:54:34  


 
  從金融角度來看,上世紀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已經崩潰,但是經過80年代的調整,美元在交易、儲備、計價、風險管理等方面的地位有加強之勢。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同樣還可以從蘇聯東歐崛起,以及整個亞洲崛起來解釋。“蘇聯、東歐以前使用盧布,解體後幾乎所有國家貨幣都和美元掛鈎,亞洲地區是一個美元化區域,該地區一些國家貨幣直接和美元對應,當這些原先不在體系中,但使用美元的國家崛起之後,從需求方強有力的支持了美元的地位。當亞洲地區崛起、原蘇聯、東歐國家走上正常發展之路之後,自然的就在貨幣上提出自己的要求,而強勢國家不會輕易滿足這個要求,於是就有了危機。

  李揚認為,未來國際貨幣體系改革應該摒棄尋找新的貨幣代替美元的單一貨幣思維,而是要承認多元貨幣的現實,接下來最需要解決的是貨幣國策問題。

  所謂“貨幣國策”指的是某些強勢國家利用匯率作為武器干涉其他國家的經濟活動,來達到本國的政治目的。“所以在匯率問題上,必須要有規則來約束主要貨幣儲備國的政策,使其政策要更加透明。此外,各國之間必須密切地、經常地、平等地就各國宏觀政策的協調進行討論。”

  從2011年11月份開始,美國、歐盟、日本、加拿大等主要發達經濟體之間先後開始了新的自由貿易區談判,包括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 P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議(T T IP),日歐經濟夥伴關係協定(E PA ),多邊服務業協議(PSA )等等,而中國等金磚國家卻被排除在外。

  李揚認為,這說明一個全球治理的新框架正初現端倪,“發達國家結成一個超級自由貿易區,W T O基本上將被拋棄,一個對中國並不特別友好的、新的同盟正在形成。更重要的是今年10月31日,歐洲央行、瑞士央行、英國央行、美聯儲、加拿大央行和日本央行等全球六家主要央行宣布已達成長期性多邊貨幣互換協議。”

  李揚指出,這些國家央行之間的貨幣互換,過去只是單向的,現在實現了無限額,無期限,無幣種限制的交換,這意味著這六個央行覆蓋的發達經濟體在貨幣上已結為一體,“在互換裡面有匯率問題,貨幣政策協調問題,乃至整個宏觀經濟協調的問題等,這很可能是未來國際貨幣體系的雛形,但是在這個體系裡面沒有中國,這對中國來說是巨大挑戰,必須認真對待。”

  針對這種局面,李揚提出中國應當有緊迫感,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還是要適當加大,雖然中國與29國簽訂了貨幣互換協議,但是因為沒有通道,基本上還沒有真正實施,只是一個意向,中國的支付體系根本就無效益,互換不可能發生,這些都對中國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者:徐培英 金輝

  來源:經濟參考報2013年12月18日01:02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