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北京地鐵,向誰看齊?

http://www.CRNTT.com   2013-12-30 12:17:22  


 
  該如何漲價?漲價之後怎麼辦?

  既然漲價幾成定局,那麼,作為老百姓,我們該呼籲怎樣的一種漲價方式?首先是信息公開,充分討論。公眾有權知道地鐵投資、運營的收入開支數據,以此為基礎,才能對漲價方案、漲價幅度發表自己的意見,與政府和地鐵運營方進行充分的利益博弈。更重要的是,政府財政應該更加透明:補貼規模是多少?補貼資金從何而來,是否為此增加了稅收項目或隱性收費?漲價之後增加的票價收入如何運用,是否真正用來改善交通擁堵?

  其次,在分段計價基礎上實行差別化定價。儘管是公共服務,但無論從公平還是效率來說,地鐵都應該實行分段計價。有限度的漲價不一定能有效分流,但針對特定群體的差別化定價,卻可以發揮實實在在的“價格杠杆”作用。針對特定人群的優惠票需要確定時間段,比如老人票可在非高峰時間段優惠甚至免費,其他時段無優惠,就能有效引導老人分流;對通勤人員,可以設定從某一區域到另一區域的特定線路優惠票,但其他線路則無優惠等。總之,無論漲價與否,都不能是一刀切的票價。

  最後,是地鐵投融資、建設運營體制改革應當繼續推進。地鐵作為准公共品雖有規模經濟特點,但也無需政府壟斷投資運營,甚至應該盡量退出,讓市場力量來主導投資和運營。事實上,北京地鐵已經在做出嘗試,四號線引入港資,與港鐵公司採取了PPP模式,即公私合作的特許經營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奧運支線段也採用了BT模式(建設-移交)。廣州、深圳學習近鄰香港,除了票價收入的保障,還附帶地下商業開發、地上項目開發,增加地鐵投資吸引力。緩解交通壓力,只能靠吸引高效率的資金投入,建設更多的交通線路,而不是靠補貼維持現狀。

  從更宏觀的層面看,交通問題的終極解決方案當然是城市規劃的改進,對北京來說,就是城市的多中心化。但在當下的行政體制和效率之下,這似乎是一種奢望。

[在場]

北京地鐵,漲價進行時

  記者 劉麗琦 發自北京

  12月23日下午5點20分,正是北京的下班高峰期。地鐵10號線與1號線的換乘車站—國貿地鐵站裡擠滿了換乘的上班族。不算狹窄的過道裡,行人摩肩接踵,相互簇擁,向前挪動著。

  這是一個普通的工作日,這樣的鏡頭在每天的上下班高峰期都機械地重複著。每個人面色凝重,擠進車站擠進車廂,奔向目的地。他們常常充滿抱怨,抱怨太擠,抱怨地鐵裡的空氣太差,也抱怨所有發生在地鐵裡的不文明的行為,甚至抱怨那些賣藝討錢的人。但坐地鐵,除了不堵車,“2元跑遍全程”也讓他們的內心找到平衡。

  現在,這種平衡即將被打破。12月21日,北京市交通委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漲價方案正在調研中,這意味著北京地鐵“2元時代”即將結束。

  誰在坐地鐵?

  “我肯定不支持地鐵漲價。”家住北京市天通苑小區的張牧(化名)態度堅決。

  天通苑小區是北京人口比較密集的經濟適用房社區,地面交通擁堵曾是該地區最為人詬病的地方。2003年,地鐵13號線全線貫通,有效地緩解了地面交通的壓力。2007年,地鐵5號線一開通,即成為北京最擁擠的地鐵線路之一。

  張牧是吉林人,2003年來到北京。2004年在親戚的幫助下在天通苑購置了一套經濟適用房,算是在北京扎下了根。地鐵,是張牧上班首選的交通工具:“我這個人性子比較急,受不了堵車。”雖然早已經是有車一族,但如今家裡的車只有在一家人一起出去的時候才會開。他現在和朋友開了一家文化公司,做一個畫廊。

  客觀地講,張牧的經濟條件還不錯。但他並不贊成票價上調。“地鐵漲價就能緩解北京地鐵人多的狀況嗎?每天上下班高峰期地鐵裡都把人擠成‘相片’了,不為上班誰花兩塊錢受這個罪啊?”張牧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