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複旦投毒案是人文教育少惹的禍嗎

http://www.CRNTT.com   2014-02-21 12:12:21  


 
  人文素養也豐富了一個人的生活,讓人心靈的泉水不枯竭,不在瑣事中死鑽牛角尖

  林森浩說自己的思維有問題,“有點直”。在他思維裡,繞不過彎來,一些不值一提的瑣事就老是放在心中。誰都知道,人生意味著各種各樣的煩惱,問題是怎麼應對。而按照林森浩在采訪中的說法,他是在別處受了氣,結果“遷怒”黃洋。

  台灣哲學家傅佩榮在談論“人文教育”的時候有個很獨特的觀點——人文教育的目標在於:讓人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任何情況下都可以自得其樂。能做到這一步就是人文教育的成功。

  要做到隨時隨地自得其樂確實很困難。不過培養生活的趣味是沒錯的。他寫道,“任何事情、嗜好、興趣都可以變成生活上的一種趣味,人文就是讓你知道生活裡要有趣味。趣味代表活潑的力量,因為人的生命很枯燥,整天就是從早上到晚上,就是一天日夜循環交替,一年就是四季,春夏秋冬輪流上場,一生多麼枯燥。”而人文學科其實容易培養人一種審美的情趣。…[詳細]

  總之,某種程度上說,人文學科培養的審美情趣可能更容易幫助人在當下的困境或者瑣事中得到一種自我的“解脫”,豐富了生活和自我,避免思維不斷地在一個瑣事上鑽牛角尖。

  結語:台灣一所以“人文”為辦學理念的學校口號是讓學生“對外求生存,對內能自處”。而我們的教育往往重視前者,忽略後者。林森浩的故事,也是如此。(騰訊評論今日話題2014-02-21)

鏈接:複旦投毒案被告:讀理工科書太多 思維有點直

  人民網 2014-02-20 07:53

  2月18日,複旦投毒案嫌疑人林森浩一審被判處死刑。宣判前,林森浩接受央視記者董倩的專訪,自始至終都表現得十分冷靜,他說,對於性格中的“矛盾”,他自己都無法解釋。報道稱他是在進行一個實驗,沒有把對方當成一個活生生的人去對待。

“可能我做事習慣不計後果”

  董倩:你從一個複旦大學學生,到了看守所裡,成了一個犯罪嫌疑人在等待著宣判,這10個月你是怎麼消化的?

  林森浩:一直在看書,然後跟人溝通。

  董倩:看什麼書,做什麼溝通?

  林森浩:主要看一些文學經典。

  董倩:為什麼選擇這方面的書?

  林森浩:因為我覺得我以前讀那些理工科的(書)太多,這方面的書讀得太少。

  董倩:你覺得是有欠缺,所以才讀嗎?

  林森浩:對,我覺得我的思維有點太直。

  董倩:自己性格中這種巨大的反差,你能解釋嗎?

  林森浩:我真的可能有點跟你解釋不了。可能還是跟我做事不計後果這個習慣有關。傷害別人身體的這種行為,好像在我這裡不是我的底綫。就那段時間來說,本來應該說每個人做事都有一個底綫,對吧?不應該這麼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