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 |
中評:兩岸政治對話 美國矛盾態度造困擾 | |
http://www.CRNTT.com 2014-04-13 00:17:57 |
(二)為防止兩岸經由政治對話走向統一談判,美國有意阻撓兩岸政治對話進程 台灣處於美國精心構築的第一島鏈的核心位置,具有重要的戰略地緣價值,一直是美國用來牽制和圍堵中國大陸的關鍵籌碼。例如,有美國學者提出,“如果台灣在軍事上能夠與大陸相互牽制,就可以有效制約大陸的軍力部署,而這才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2)如果兩岸經由政治對話逐漸實現和平統一,那麼美國不但將失去“制華”的一顆棋子,而且統一後的中國由於其綜合實力將更加強大,有可能對美國在亞太地區行之多年的霸權地位構成挑戰。因而對於美國而言,最為重要的就是維持兩岸目前的和平分離狀態(peaceful separation),而兩岸統一則完全不符合美國的利益。由於憂心兩岸經由政治對話逐漸邁向統一對話,美國一直採取種種措施,對兩岸政治對話嚴加防範。 首先,透過具有官方背景的智庫學者向台灣喊話,或明或暗地向台灣施壓,阻撓台灣與大陸進行政治對話。例如,前“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AIT)、布魯金斯學會東北亞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卜睿哲就有意為台灣代言,以所謂的台灣民意和輿論不支持為藉口,聲稱台灣目前並不具備開展兩岸政治對話的條件。(3)前AIT台北處長司徒文最近在一次演講中,甚至還威脅台灣,如果決定與大陸統一,美將不再對台提供援助,阻撓兩岸政治對話的意味十分濃厚。(4) 其次,竭力透過對台軍售干擾馬當局處理兩岸關係的思維方式。近年來,美國逐漸拉大對台軍售力度,僅在奧巴馬政府第一任內對台軍售額度就高達122億美元。美國展開巨額對台軍售具有多重目的,其中之一即是為台灣進行加油打氣,增加台灣在兩岸政治對話過程中的籌碼。2012年11月12日,美國國務院前亞太事務副助理國務卿、美國2049計劃研究所所長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表示,“美國應持續對台灣軍售,目的是讓台灣在兩岸政治談判時能有更多自信”。美國國務院助理國務卿幫辦大衛·希爾(David Shear)也公開表示,對台軍售是為了滿足台灣的防衛需求,加強其與大陸政治談判的籌碼。(5)美國政府的這一做法使得馬當局誤以為可以挾洋自重,以美國對台軍售為籌碼,延緩兩岸政治對話進程。 再次,有意破壞兩岸政治對話成為可能的契機和氛圍。2012年以來,隨著東海、南海局勢的日益緊張,台灣民間要求兩岸進行聯手合作的呼聲逐日增長,兩岸開啟政治對話的氛圍也日漸濃厚。例如,釣魚島爭議出現後,台灣《中央日報》刊文稱,“台灣要想真正獲得釣魚島海域的漁權,兩岸聯手保釣是唯一的選擇。”(6)在這種格局下,兩岸完全可以順應民意,通過政治對話共同維護釣魚島祖權。但美國竭力防範兩岸聯手,例如薛瑞福就警告台灣,在釣魚島問題上,應避免與中國大陸有任何協作。(7)在美國強大壓力下,馬英九2013年2月18日明確拒絕與我聯手保釣。台灣東吳大學劉必榮教授分析稱,馬當局此舉“是向美國輸誠,保證台灣絕對不會在釣魚島問題上製造事端,更不會與大陸聯手,促美放心”。(8)如此,美國成功地離間了兩岸關係,降低了兩岸聯手保釣的可能性,破壞了兩岸開啟政治對話的可能性。2014年2月11日,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與台灣方面大陸委員會負責人王郁琦舉行首次正式會面。對於兩岸的這一重要進展,美國同樣心存戒慮,因而美國李奇蒙大學政治系教授王維正、美國南加州大學美中學院副院長杜克雷等都宣稱,“張王會”沒有解決兩岸政治上的重大分歧,突破意義有限,對於“習馬會”的上演沒有促成作用。美國的這種論調顯然“唱衰”與“潑冷水”意味十分濃厚。 除了上述三個層面,美國還利用各種手段擴大對台灣影響力,例如加強高層互訪、給予台灣免簽待遇、重啟台美貿易暨投資框架協議(TIFA)談判、支持台灣加入包括國際民航組織(ICAO)在內的國際組織等等,這些舉措的目的之一即在於加大對台灣掌控力度,阻撓台灣與大陸開啟政治對話。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