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
新時期工業如何反哺農業 | |
http://www.CRNTT.com 2014-06-08 10:02:01 |
中國工業反哺農業的制約因素與解決策略 文章指出,改革土地政策。土地是農業生產的基礎,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之一。中國目前依然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土地政策,農民享有土地的經營權。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實行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是有著一定優勢的,農民擁有了土地經營權,這極大的激發了農民農業生產的積極性,較好地實現了農業資源的優化配置。但與此同時,這種基本的土地政策也存在明顯的問題,家庭聯產承包制雖然把土地的使用經營權出讓給農民,但土地的所有權仍然屬於集體,但集體所有權卻又是出於一種不完全權利的尷尬境地,例如在土地流轉的過程中,集體往往並沒有處分權。 此外,這種土地制度也不利於農業發展創造出更大利益,因為按照經濟學的效率原則,同樣數量的土地,集中規模經營比分散零散經營能夠創造更多財富,而中國的家庭聯產承包制度就是將土地經營分散化,不利於規模經營,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農業產業化發展。而且目前中國有大量的農業用地被征轉,土地流轉現象愈加頻繁,但中國並沒有相關的完善政策,而農民和集體又缺乏對土地所有權的掌握,因此面對高額的土地出讓費用,如何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又成為中國社會面臨的新問題。 要想改變這一現狀,促進工業反哺農業的發展,必須調整現有的土地政策。農村土地制度早已經是中國相關研究者的熱議話題,有的學者主張讓農民擁有土地所有權,有的建議讓現有的土地使用權變成終身制。但國家始終沒有對土地政策做出重大的調整,一方面是因為土地政策對中國發展影響較大,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土地承包制或是把土地所有權下放給農民,或是實行完全經營權制,都會造成新的社會問題。 處於社會轉型期的中國,較為穩妥的實行工業反哺農業途徑應該是對當前的土地政策進行適當的改革。對於農村的土地產權和使用權的問題,可以採取土地承包權入股的方式來解決,在尊重農民意願的情況下,明確劃分農民承包土地和村集體用地的確權,將農民土地經營權轉化為股權,然後將其以集體資產的方式,通過現代化的運營手段進行分配和經營,而農民則轉化為股東參與集體經濟運營,獲取收入的分紅。 對於保證土地流轉中農民的權益問題,除了資金補償外,還可以通過徵求農民意見,多種途徑對其權益進行維護,例如可以以農民土地承包權置換城鎮社會保障制度,可以以城鎮產權住房來置換農民宅基地等等。雖然這些措施不足以避免當前土地制度的缺陷,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為城市反哺農村的道路減少阻力。 完善農業合作組織形式。要順利實現土地政策的改革,還需要完善目前的農村合作組織形式。目前中國的農業組織形式還較為零散,並沒有形成規模化和規範性的組織,現有的農業組織形式主要體現為“專業大戶與農戶”和“企業與農戶”兩種形式,前者主要是農民自身進行組織、經營和管理,受益者也為農民自身,但這種組織缺乏更為專業的運作,缺少長久的穩定性;而後者有著較為專業的運作組織,能夠適應市場發展,但卻常常不能保障農戶的權益,因此要想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還需要尋求更為合理的合作方式。 從中國工業反哺農業的實踐來看,要想最大程度發揮農業資源的效用,應該建立更為科學專業化的農業運作組織。在新型的農業合作組織上,我們可以借鑒江蘇康博村的農業合作組織形式,該村通過與波司登等公司合作建立農業專業運作公司,引導農民參與綜合型的農村社區服務合作社,通過生產具有更高附加價值的綠色有機農產品來增加農民收入,這一模式是對原有兩種模式的一種創新和完善。這種“企業公司+綜合型農業合作社+農戶”的形式,既保證了農村產業運作的專業化,使其適應市場需求,與此同時綜合型的農業合作社作為一個組織也能較為有效的保障農民的權益。 農村勞動力就業。隨著城市反哺農村,工業帶動農業發展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進城務工。但近年來卻常常曝出城市用工荒的新聞,具體表現在正當城市用人之際,很多企業或者用人單位往往招聘不到員工。從國家的各種統計數據來看,中國從事第一產業的人數是在遞減的,而且每年的減少人數將近1000萬,這說明城市中存在的農民工並不少,但同時卻出現用工荒的問題,這表明中國在反哺農村以及農村就業勞動力轉移工作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