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混合所有制改革再認識

http://www.CRNTT.com   2014-09-04 09:30:06  


 
  其三,有利於提升國民經濟的國際競爭力。

  2012年9月《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中國的競爭力排名在經過五年的穩步增長之後,下降3個位次至第29位,又回落到2009年的水平。其中三大關鍵指標,出現了大幅下滑:一是中國的金融市場發展排名第54位,下降6位;二是技術就緒度排名第88位,下降11位;三是市場效率排名59位,下降14位。在2013年全球競爭力排名中,中國與2012年持平,繼續保持在第29位。2014年中國大陸有100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除華為、聯想、吉利外,大多是壟斷性資源性、金融性國有公司。我國企業在全球並沒有太強的競爭力。

  混合所有制,可以通過資產重組、企業併購等方式,加速生產要素流動,促進了行業結構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培育一批真正企業家群體,形成一批既有很好的行業資源,又有創新能力的民族企業,提升我國企業在國際社會的競爭力。不管是通過混合所有制激發國企活力,還是帶動民企的發展,其均落腳在國民經濟競爭力的提升,這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必要的布局。

  其四,在制度上消除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鴻溝。

  改革開放以來推行的經濟改革以增量改革和邊際改革為主線,儘管存在國有資產的民營化和混合所有制企業,但是,總體上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經濟的身份標簽還沒有取消,尤其在一些領域,民營資本難以進入。再加上我國的改革開放是各級政府主導的,市場經濟是政府“培育”的結果,形成了中國特色的省份經濟,也會導致市場的割裂,這種割裂狀態不僅與市場經濟本身背道而馳,而且與全球市場一體化方向相悖。因此,消除國內市場割裂狀態是“全面深化改革”重要內容。

  雖然中共中央的文件中一再強調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經濟重要組成部分,一再出台文件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但是,非公有制經濟在現實中卻存在天然的劣勢。這是因為政府不僅掌握自然資源,而且掌握行業准入、資金信貸政策、市場機會等市場調控權力資源,而政府與國有企業有著直接關係,因而在資源和市場機會的分配中,自然地會出現不平等。顯然這些不平等待遇並非存在於文件中,而僅僅存在於操作或運行層面,導致非公有制經濟事實上被歧視。

  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之間的不平等待遇往往導致人們對立地看待國企與民企。這種對立說明,國企與民企之間所享有資源和所處環境並不平等。

  理論上,只有投資者有身份,而企業不應當再有身份。尤其是當國有資本和私人資本“混合”形成的企業,就不再有國有或民營這樣的身份了。因此,混合所有制改革旨在通過不同性質的資本參混後,淡化屬性概念,減弱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在事實上存在的不平等。這可能是奢望,但卻是制度變革追求的目標。

  混合所有制實施的障礙

  文章表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有兩條途徑,一條是國有資本和私人資本合資成立公司,共同運營企業(新設混合);一條是民營資本進入正在運營的國有企業(或者國有資本參股正在運營的民營企業),形成共同運營的企業(重組混合)。前一條路徑是改革開放以來一直在進行的,後者是這次混合所有制改革所強調的改革方式。

  重組混合與新設混合不同,重組混合面臨獨特資產評估難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