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私塾為何成為另一種應試教育?

http://www.CRNTT.com   2014-09-10 14:21:31  


 
  但崔小萌說,每天讀完七八個小時的經書後,那些大孩子,也會偷偷地抽煙,跑出去上網吧,或者打架談戀愛。每天讀誦聖人的教誨,並沒將他們變成謙謙君子。“有的比我在學校認識的壞學生還要壞。”她想了想,接著補充,“是那種陰陰的壞。”

  崔小萌來到學堂的時候,堂主的女兒在讀經十年後,已經被送到了北京,進入王財貴開辦的文禮書院。

  “十年讀經,十年解經”,王財貴為讀經的孩子構想了一個超過二十年的學業過程,先用十年時間記誦中外經典,再用十年時間加以意義的理解。

  “這也是為私塾的孩子找了條出路。”一位堂主說。

  2012年9月28日,書院在北京正式成立,這所私塾路上的清華北大,面向全國招生,標準可謂嚴苛,“能背誦經典三十萬字(中文二十萬,外文十萬)以上”。

  “我的女兒背完了二十萬字,”孟丹梅說,“是作為陪讀生進去學習的。”

  但一位同學告訴崔小萌,孟老師的女兒曾經說過,她其實想當明星。

  一直到今年,書院才有兩個學生真正達到了背誦三十萬字的要求,一位還來自台灣。

  “我覺得這顯然不合理,現在我們國內最有學問的學者,是古典學者,也沒有人能背誦三十萬字。”徐梓對此不以為然。

  但這個標準卻實實在在改變了崔小萌和她的同學們的生活。

  原先,對於背誦,學堂並沒有嚴格的要求,現在則有了“包本”的制度,所有學生,都要求將某本經典讀誦百遍後,進行“包本”,也就是一次性背誦,同時錄像,作為以後進入文禮書院的證據。那些原本幾年前就背完了的學生,由於沒錄像,背了也不作數,重背時,又早忘得一幹二淨,狼狽不堪。

  這成了一種變相的考核,學生和老師,圍繞著“進書院”開始緊張地運轉,一堂讀經課的時間也從六十分鐘增加到了一百分鐘。

  “讀經的學生,不上書院是沒前途的。”老師們這麼動員他們。

  “多一個上書院,學堂的名氣就大很多,方便招生賺錢。”崔小萌說,一個學生一年的學費是五萬塊。

  “我不想上書院。”崔小萌的同學劉靈(化名)也和她在同一天退學了,“但我一說完,老師臉就沉了下來。”劉靈想學中醫,老師告訴她,中醫是聰明人學的。 

  “這不成了另外一種應試教育嗎?”崔小萌本想離開體制學校,沒想到又進了另一所——“讀經學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