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宏觀政策應對下行壓力須更加靈活

http://www.CRNTT.com   2014-10-16 09:21:06  


  中評社北京10月16日訊/從短期經濟運行看,出現了許多矛盾和問題。房地產市場進入調整階段,部分製造業產能過剩依然嚴重,地方政府融資平台進入還債高峰,企業融資成本居高不下,這些老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有些問題甚至還有所加劇。同時,一些新的問題又開始出現,企業庫存大幅增加,財政和金融風險開始暴露,短期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下行壓力加大

  中國證券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祝寶良文章分析,(一)房地產市場進入調整周期,對經濟的負面影響開始顯現。中國房地產行業總量大、產業鏈條長、涉及範圍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過去5年,房地產投資年均增長22%左右,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達到1.5個百分點左右。按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估計,中國住房的需求峰值約為1200-1300萬套,這一峰值在2013年已經基本達到,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量價齊跌的調整已經開始。根據國際經驗和房地產周期變化規律,房地產調整期一般需要3-5年,處於和中國相同發展階段的主要國家其商品房銷售額占GDP的比重一般在8%左右,2013年中國商品房銷售額占GDP的比重達到14.3%,如果能在三年左右調整到國際平均水平,中國商品房銷售額每年要下降9%左右,相應的房地產投資也會下降,本次房地產調整將對經濟增長產生較大影響。

  (二)產能過剩的局面尚未改變。中國製造業過剩產能呈現行業面廣、絕對過剩程度高、持續時間長等特點,表現為工業品出廠價格已經連續30個月下降,已經接近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期連續31個月的負增長的時期,並將繼續下跌一段時間。與亞洲金融危機時不同,當時是包括居民消費價格在內的價格全面下降,本次只是工業品價格下跌,這表明中國產能過剩不是需求不足引發的,更多地的是體制機制改革滯後的結果。大量資源固化於產能過剩行業,抑制了戰略性新興產業與現代服務業等領域的發展。

  (三)地方性債務負擔增加。經過幾年的大量舉債,地方政府進入償債高峰。與此同時,在房地產和製造業投資放緩的情況下,需要通過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穩定經濟增長,允許地方政府的融資平台公司繼續向銀行、信托等金融機構融通資金,並保證不能違約,從而導致相當部分新增資金不斷進入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影響了其他行業的資金供給,也加大了部分地區的財政風險。

  (四)企業融資成本居高不下。產能過剩行業和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等缺乏利率彈性的部門資金需求拉高了資金成本;房地產市場回調和部分理財產品違約風險上升,導致金融機構和企業流動性偏好提高;銀行理財產品、電子金融等金融產品及影子銀行等市場化融資渠道分流了部分資金。金融資本“避實就虛”,貨幣市場短期利率水平降低不能有效傳導到資本市場,企業融資成本居高不下,嚴重影響民營投資意願與中小企業生產活動。

  (五)財政金融風險加大。與房地產調整、產能過剩、政府性債務相關的金融產品違約風險開始暴露,地方政府財政收支壓力增大,實體經濟的問題開始向財政金融領域傳導。融資難融資貴也導致部分地區非法融資的現象抬頭,個別地區還十分嚴重。這些問題相互交織、相互傳導,加大了經濟下行的壓力,也導致財政金融風險上升。既要看到,財政金融風險是經濟調整時期必須付出的代價,必須坦然面對,盡力化解;也要看到中國政府總體債務水平不高,企業盈利能力較強,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國家有能力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

  (六)企業進入去庫存階段。2013年下半年美國開始逐步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後,各國對世界經濟普遍持樂觀態度。今年3月中國推出的“微刺激”政策也增強了企業的信心,製造業PMI指數自2月以來逐月走高,企業自2013年11月以來進入補庫存階段,今年1-7月產成品庫存累計增長14.6%,到7月產成品存貨增量較上年同期增長2.5倍。但世界經濟複蘇勢頭明顯低於市場預期,國內經濟仍處於下行階段,自8月以來,企業預期改變並進入去庫存階段,這既導致8月工業增速下降,也對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經濟產生一定的影響。
 


【 第1頁 第2頁 】